同仇敌忾
【成语名字】同仇敌忾
【汉语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
【成语解释】
“同仇”,一致对抗仇敌。语出《诗经.秦风.无衣》。“敌忾”,抵御怨恨的人。语本《左传.文公四年》。“同仇敌忾”指共同抵御仇敌。
【成语典故】
1、“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成语注解】
1、同袍:战袍共同穿用。表示与民同欲。
2、同仇:一起征伐仇敌。表示与民同怨。
3、“敌忾”:《左传.文公四年》
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荅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成语注解】
1、敌王所忾:诸侯们一致抵御天子痛恨的人。忾,愤恨。
2、彤:赤红色。
3、以觉报宴:为表彰功劳而以宴乐酬赏。觉,表明。
【成语出处】
1、《平定金川方略.卷一四》:“上谕内阁曰:『朕自御极以来,大臣中第一受恩者,莫如讷亲。金川虽云小丑,而老师糜饷,克捷无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敌忾之念。』”
2、《平定台湾纪略.卷五六》:“林爽文籍隶漳州,竟至于诱集匪徒,肆行滋乱。究之涵濡德泽、同仇敌忾之义民,所在皆是。”
3、《诗义折中.卷四.伯兮》:“观〈伯兮〉之诗,一言『为王前驱』则义不旋踵。虽妇人、女子皆有同仇敌忾之心,所谓四国有王,于此见之矣。”
4、《万寿盛典初集.卷三三.恩赉》:“古未有不恤兵而能制胜禽敌者。……身家之念重,则营伍之恩薄,欲万人齐心,同仇敌忾,岂不难欤!”
5、清.赵翼〈阅邸抄贼至利川邑令尹英图约邻邑周景福纠集乡勇截杀数千大获全胜喜赋〉诗:“勒成部伍如军令,战死沙场亦鬼雄。都是国家培养出,同仇敌忾到儿童。”
6、清.梁章巨《归田琐记.卷五.讷亲》:“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敌忾之念。”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指共同抵御仇敌。
使用类别 用在“共同抗敌”的表述上。
【同仇敌忾造句】
1、将士们热血滔滔、同仇敌忾,这场战争必胜无疑。
2、如今大敌当前,全国同胞要同仇敌忾,奋战到底。
3、看到大家如此地同仇敌忾,他边喊着口号,边流下泪来。
4、能打赢这场战争,是因为全体军民们同仇敌忾,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5、知道对方公司如此不讲理后,同仁无不同仇敌忾,发誓一定要用业绩打垮对方。
【反义词】:自相残杀,同室操戈
【参考词语】:敌忾同仇
【汉语拼音】:dí kài tóng chóu
【成语解释】:即“同仇敌忾”。见“同仇敌忾”条。
1、《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羲列传》:“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
【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
“同仇敌忾”系由“同仇”及“敌忾”二语组合而成。“同仇”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内容是说:即使没有足够的衣服,仍然可以共穿战袍,整理武器,一起杀敌。描述了慷慨赴战的志气,反映战士之间的友谊,从穿衣到杀敌,都愿意患难与共。“敌忾”则是出自《左传.文公四年》,内容叙述宁武子婉转批评了鲁国僭用天子的歌乐。卫国的宁武子到鲁国访问,文公设宴款待,席间文公命乐工们演奏〈湛露〉和〈彤弓〉两首诗歌。宁武子没有辞谢,也没有赋诗应和,按当时的外交礼节而言,是很失礼的。于是文公派管理礼宾事务的官员私下探问原因,宁武子说:“我以为那两首诗歌是乐工为了练习而演奏的,因为它们是演奏于天子的宴会。以前诸侯在正月时,前往京师向天子朝贺,天子设宴奏乐,此时赋〈湛露〉,就表示诸侯愿意共同抵御天子所痛恨的人,为天子效命。天子因此赐给他们红色和黑色的弓、箭,以彰显他们的功劳,并设宴乐酬赏。现在我只是奉命来继续两国的友好关系,承蒙君王赐宴,岂敢触犯大礼而自取罪过呢?”后来这两个【成语典故】被合用成“同仇敌忾”,用来指共同抵御仇敌。也作“敌忾同仇”。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同仇敌忾,同仇敌忾的意思,同仇敌忾是什么意思,同仇敌忾的近义词,同仇敌忾的反义词,同仇敌忾的故事,同仇敌忾造句,同仇敌忾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