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成语名字】滥竽充数
【汉语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语解释】
竽,古代一种吹奏乐器。“滥竽充数”意谓不会吹竽的人,混杂于众多乐工中凑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后用“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亦用于比喻拿不好的东语名字】滥竽充数
【汉语西充场面。亦用于自谦,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成语典故】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一曰,韩昭侯曰:“吹竽者众,吾无以知其善者。”田严对曰:“一一而听之。”
【成语注解】
1、 齐宣王:名辟疆(?~公元前324)。战国时齐国国君,威王之子。在位十九年,卒谥宣。
2、 竽:乐器名。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
3、南郭处士:姓名、生卒年不详。因家住南郭,故以为姓。处士,泛指无官职的读书人。
4、 说:“悦”的本字,喜悦。
5、廪食:官府发给的粮食。
6、 愍王:名地。战国时齐国国君,宣王之子,生卒年不详。燕国名将乐毅攻入齐国都城,愍王逃至莒城被杀。在位四十年。
【成语出处】
1、《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方今朝廷正在整饬文风,自然要向清真雅正一路拔取真才。若只靠着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
2、《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这不过是侥幸,实在是自愧无才,滥竽充数就是了!”
3、《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八.职官考.官制.五十年》:“满员出缺甚多,除简擢数人外,余竟无员可补。与其滥竽充数,毋宁核实酌裁。”
【成语用法】
一、
语义说明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贬义。
使用类别 用在“平庸拙劣”的表述上。
【滥竽充数造句】
1、不怕你笑,我们团里滥竽充数者大有人在。
2、有些人就是靠关系在公司里滥竽充数,混日子过。
3、凭她那点歌艺,讲明白点就是在我们团里滥竽充数。
4、我们公司一向考核严格,滥竽充数的人是没办法生存的。
5、我看本次参赛作品,除少数是真才实学外,其它都是滥竽充数。
6、这个剧团的人员素质相当整齐,看来没有滥竽充数的混充其间。
二、
语义说明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充场面。贬义。
使用类别 用在“粗劣败坏”的表述上。
【滥竽充数造句】
1、这些绘画水平根本不够,也敢滥竽充数来参展!
2、这可是精密仪器,维修时可不能用普通零件滥竽充数。
3、在促销活动中,会有一些不肖商人用劣质商品滥竽充数,消费者购买时要特别小心。
三、
语义说明 作为自谦之词,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使用类别 用在“自我谦逊”的表述上。
【滥竽充数造句】
1、这个乐团高手如云,我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2、我这些画作,只是为应付展览,随便拿出来滥竽充数的。
3、我对这个领域没有研究,今天来和各位专家一起讨论,简直是滥竽充数。
【近义词】 备位充数,鱼目混珠
【反义词】 名副其实,名副其实,货真价实
辨似:
形音辨误 竽,古代一种吹奏乐器。不可写作“芋”。
同 “滥竽充数”及“鱼目混珠”都有试图蒙混过关的意思。
异 “滥竽充数”侧重于以劣充数;“鱼目混珠”侧重于以假乱真。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 辨似造句
这些绘作水平根本不够,也敢滥竽充数来参展!
这些地摊上卖的古董难免鱼目混珠,你可要睁大眼睛,别上当了!
【参考词语】:滥厕其间
【汉语拼音】:làn cì qí jiān
【成语解释】:滥竽充数,置身其间。见“滥竽充数”条。
1、明.归有光〈方御史寿序〉:“时昆之士同举者七人,而予亦滥厕其间。”
【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
《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有一则故事: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竽的合奏,所以每次都要三百多个乐工一同演奏。有位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因为知道齐宣王的这个嗜好,便请求齐宣王让自己参加这个乐队,宣王也很高兴地答应了。每当众多乐工一起合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混在数百人的吹竽队伍中,有模有样地装出吹奏的样子,没人发现真相,他也因此能获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愍王继位,愍王虽然也喜欢竽的吹奏声,但他喜欢的却是独奏,所以命乐工一个个轮流表演。南郭先生得到了这个消息,知道再也无法蒙混过关,只好逃出宫去。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滥竽充数”一语,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却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充场面。有时也用来当成自谦之辞,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滥竽充数,滥竽充数的意思,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滥竽充数的近义词,滥竽充数的反义词,滥竽充数的故事,滥竽充数造句,滥竽充数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