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龙伏虎

【成语名字】降龙伏虎
【汉语拼音】xiáng lóng fú hǔ
【近义词】: 所向无敌
【反义词】: 唯唯诺诺
【成语出处】
1、南朝梁·慧皎《梁高僧传》卷十:“能以秘咒咒下神龙。”
2、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僧稠》:“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成语解释】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降龙伏虎造句】 在自然灾害面前,只要人民团结起来,就会有降龙伏虎的力量战胜它。
【降龙伏虎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佛教很盛行。前秦建元12年,西域涉公和尚来到长安,他能使用咒语咒下龙。每有大旱,皇帝常请他咒龙,一会就看见龙下在钵中,天就会下雨。皇帝和大臣前去钵中观看,都觉得很神奇。
北魏时,僧稠和尚有一次在王屋山中修行,看见两只老虎相搏,吼声震动山岩,僧稠就用锡杖将它们分开,两只老虎被驱散了。
上一篇:画龙点睛
下一篇:龙飞凤舞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降龙伏虎,降龙伏虎的意思,降龙伏虎是什么意思,降龙伏虎的近义词,降龙伏虎的反义词,降龙伏虎的故事,降龙伏虎造句,降龙伏虎的解释及成语典故出处。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