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个月的党校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有幸系统学习了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了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困难和矛盾,重庆直辖市的建设发展进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系统深入学习,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宗旨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心也更加坚定。现将这两个月学习的收获与体会作如下汇报:
一是锤炼了党性。作为一名党员,党性是根本也是灵魂所在。增强党性修养,最基本的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工作在基层,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窗口,基层工作是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将群众的利益最大程度地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只有真心实意把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做好了,才能得到群众的满意和拥护,群众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褒奖。
二是增长了知识。党校的课程安排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剖析,既有理论论证又紧贴工作实际,具体内容从公文写作到公务员职业道德,从建设法治政府到依法治国,从计划市场两种经济体制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户籍制度改革到社会管理创新,从建设西部经济高地到文化强市战略。老师们的讲解深入浅出,观点鲜明深刻,论证精辟充分,为我们提供了一场场知识和文化的盛宴,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现实国情的了解,引发我们对当前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矛盾的思考。
三是开拓了视野。每周定期举行《重庆干部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来校做主题报告,他们的报告代表着其所在领域内的权威和最新研究成果,每次聆听完他们的报告后,我都有醍醐灌顶如坐春风之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种不落窠臼的思维方式,感受到的是思维创新带来的强大活力。这启发我们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不能僵化思维、固步自封,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俗语有云:方法总比困难多,创新永无止境,当我们在工作中暂时遇到了困难,必须积极开动脑筋,用创新的思维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突破自己,一步步开启事业的崭新天地。
四是坚定了信心。毛泽东同志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曾经发出这样的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离开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到了农村基层,通过艰苦奋斗创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今天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带头人和领导者,他们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也是我们成功的榜样。农村基层是个大熔炉也是个大学校,在这里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多向群众学习,多向实践学习,我们的知识系统会更加完善,世界观、价值观也会更加正确,对群众的感情也就更加深厚。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我们在基层工作,就要去娇气戒躁气,端正心态从学生做起,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最坚实的足印。
党校培训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是学习永无止境,xx在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的讲话中号召我们要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学习更不上发展的节奏,我们便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我们掌握着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思想开放,精力旺盛,在学习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当前最要紧的就是要将这种优势培养成一种习惯并长期坚持下去,以“饭可以一顿不吃,书不可一天不读”的勇气狠抓学习,真正做到在思想上与时俱进。
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自然科学,对于党的理论知识、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这些都需要下大气力进行弥补。虽然工作之余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只要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制定规划,刻苦钻研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作为一名选调生来说,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更好地胜任工作,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确保以更好的质量、更高的效率完成党和群众交办的任务;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让自己成长为一名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复合型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