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研室主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8-02-07 14:23:40来源:<推荐访问:工作计划范文

一、XX年工作简要回顾

XX年在市县两级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县两级教研部门着力解决教研观念更新、教研方式改革、教研队伍加强、教研制度创新、教研作用发挥等问题,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绩。从10个方面简要概述一年来的工作。

1、素质教育实施力度加大,一些规范性要求越来越具有操作性。

2、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高二选课走班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逐步进入个性化阶段。

3、课堂改革继续深化,高效课堂研究更加扎实有效。宁阳县在全县中小学推行了“课前抓预习、课堂抓达标、课后抓作业”的统一要求;东平县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加大课堂改革力度,以新湖乡为代表的先进单位,中考成绩从中下游上升到全县第一,这充分说明早改早受益,真改真受益。

4、联片教研不断扩展,活动方式不断创新,深受基层欢迎。去年在泰山区召开了专题会议,新泰市的联片教研活动已经形成常规,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

5、教学视导实现制度化、常态化,指导服务越来越到位。岱岳区各学段每季度一次的教学视导工作非常深入,教研人员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在课堂,形成了在基层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

6、重点问题研究机制初步形成,部分学科开始从论文评选向课题研究转变,部分县市区的研究成果受到上下共同关注。肥城市的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成为全国80多个实验基地之一,为全省提供了专题会议现场,经过教研人员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课题研究。

7、质量意识进一步强化,两级教研室在质量问题上始终没有摇摆和动摇,尽管我们目前的质量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不十分吻合的地方,但我们必须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要求,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战术性要求,因此,离开素质教育谈教育质量是片面的教育质量,离开人才培养谈素质教育是空洞的素质教育。

8、网络教研开始起步,两级教研室都纳入了工作议程。泰山区的网站建设、管理和作用发挥的很好;市教研网站两年多时间点击量已于 2月1日超过了100万人次,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的关注。

9、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机构建设,组织管理,人员配备,政治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泰山区的《泰山教育》《课改报》,新泰市的《新泰教研论坛》,肥城市的《教研论坛》,等等,都发挥了总结、推广、宣传的重要作用,肥城市的《教研论坛》把外出学习的成果变成讲座形式,既是对学习者的高要求,也是为未能外出学习的提供一次间接学习的机会,这个钱花得太值了。肥城的回顾与展望我每年收到一次,有每个学段和每位教研员的详细总结,也有每个学段的工作日记,还有每个学段下一年的精细打算,这是一本总结计划,更是常规管理严细实恒的结晶,让教研员在总结中得到了提高、发展和升华,这本身就是一种课改精神,就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是很值得学习借鉴的。

10、对教研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县两级都隆重召开了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市里的会议是近几年召开的规格最高的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直接召开到乡镇教办主任和部分乡镇中心中学、中心小学,会议下发转发了10份文件,表彰了128个先进学校和1700名先进管理个人、班主任和先进个人,局长要求班子全体成员和科室负责人都要参加,提出业务工作人人都要了解,人人都要关系支持。教研室机构建设主要领导高度关注。

二、XX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教研工作面临的形势

1、各学段教学质量面临空前压力。

2、质量监测机制创新重新建立考验教研智慧。

3、制度创新、亮点、品牌等工作亟待加强。我们在这三个甚至多个方面的工作不但有差距,而且有很大差距,每位管理人员和教研员都要把这几项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和年度总结之中。

4、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式亟待转变。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研讨会,对教研室的作用作了充分肯定,会议一致认为教研机构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专业支撑力量,陈小娅副部长指出“八年来课程改革推进得比较顺利,这其中凝聚着教研队伍的辛勤劳动,各级教研机构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为平稳健康有序地推进课程改革做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她同时指出,教研系统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教育理念、职能定位、队伍建设、服务水平和能力等都有待提高,要求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聚焦课堂主阵地,通过区域、连片、网络等方式加强沟通和联合以及资源共享,把教研部门建设成当地教学研究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和教学资源中心,她认为,教研部门身负重任,大有可为。陈小娅副部长还指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5、自身建设受到挑战。

三、XX年工作安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教育局整体工作部署,以实施新课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工作中心,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的思想意识,坚决落实“规范行为不走样,深化课改不懈怠,确保质量不动摇”的行动要求,学段、学科都要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关注点,努力把教研室建设成教学研究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和教学资源中心,不断提高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高质量、有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㈠围绕中心,引领教育健康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市、县课程与教学会议和几个重要文件精神。《泰安市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评价方案》、《泰安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检测实施方案》和《泰安市中小学教师考评指导意见》。

2、组织开展好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效益双高工程。各县市区要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措施,确立责任人,要用“双高”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最终结果,今年的表彰主要标准就是“双高”这个结果。

3、义务教育段借鉴高中分层管理经验实施分层管理。按照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师资图书等条件、规范化学校的类别等多项指标,将学校分为一、二、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学校分别制定不同目标、任务和要求,实行动态管理,能上能下,高中、初中每年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一次,小学每两年调整一次。把工作重点放在二、三层次,各项政策要更加有利于二、三层次学校的发展,努力缩小层次差距,促进均衡发展。

4、按照《泰安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检测实施方案》,建立市县质量监测中心,制定监测方案,全面开展对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监测评价。

5、继续做好培植典型工作。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重点帮助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层次。把培植典型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年度评估内容和考核目标,努力培植学校、学科、教师等多个层面的典型,并积极发挥教学示范校、学科基地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倡树典型,打造品牌,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㈡服务学校,引领学校实施品牌战略。

1、重视个性特色建设,引领创建品牌学校。帮助学校在管理特色、德育特色、教学改革特色、课程实施特色、社团建设特色、队伍建设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特色等方面明确定位,力争XX年每县小学、初中、高中各推出1所具有全省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学校,积极改善千校一面的局面。

2、建立“名校联盟”,带动集约化发展。小学以建设“双百示范校”活动为载体,建设100所教学标准化学校,100所特色鲜明学校,80%的指标放在农村学校,全面提升农村小学办学水平,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提升。初中以开展“双50强发展提高”活动为载体,建设个性发展50强学校,教学创新50强学校,加强初中的基础性、规范性、个性化建设。高中以开展“双十”活动为载体,建设10所实施课程改革示范学校,破解制约普通高中发展的10个重大教育教学问题,把这10所示范学校建设成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的示范,引领全市高中学校健康协调发展。形成小学、初中、高中3个“名校联盟”,在市、县教研室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学校发展战略论坛、校长论坛、教师沙龙、相互访学、同课异构、联合监测、课题攻关等活动。

3、突出抓好本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泰城、县城各学段要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工作示范。建立市区教研一体化,完善市区联合教研制度,在县市区个性化工作基础上,由市教研室牵头,组织开展主题性、系列化教研活动,形成经验共享、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市区教研新格局。落实市县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使每个联系学校至少有一个方面的突破,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各学段建立月调研与专项调研制度,每学段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由市教育局领导几个学校校长参加的工作交流研讨会,强化工作调度,确保工作落实。

4、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关键问题搞好课题立项,积极探讨教研工作课题化、专题化、系列化、精品化的道路,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一段一模”、“一科一题”、“一校一品”、“一师一格”、“一人一长”的教研工作策略。“一段一模”即: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确立各具特色的主流课堂教学模式;“一科一题”即:形成由市学科教研员牵头组织的每个学科的主导性研究课题;“一校一品”即:每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真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高品质校本课程;“一师一格”即:每位教师要形成自己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特色;“一人一长”即:每个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一项终生发展所需的爱好特长。

㈢发展教师,引领教师升华职业追求。

1、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研究,在培训形式上,适当引进跟进式、参与式、现场观摩培训,教学论坛交流、深度反思汇谈等形式;充分发挥山东教师远程教育平台和本市网络教研平台的作用,引入培训资源和高端智慧,通过网络培训,实现互动与交流,拓展培训时空,提高培训效益。

2、搞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引领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引领教师同伴互助和开展小课题研究等行动研究,打造研究性教师队伍。两级教研部门要重点培植“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师典型。

3、积极推进网络教研工作。借助省教研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泰安教研http://www.tajy.sd.cn/》网站,建立县市区独立的教研网络平台,逐步扩大教学资源库的容量,推动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博客建设工程,探讨网络集体备课、在线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搭建促进全市教师专业成长的网络平台,用网络平台创造教师展示自我、共享资源的新生活。实施教研员学科网络教研负责制,建立任务驱动机制,加强对学校网络教研工作的督导。

4、深化“两名”建设,引领教师职业发展。加大名校长、名师培养力度,以学科为主,设立服务团队,组织开展思想研讨、课堂观摩、经验推广等活动。

5、组织开展教师大比武活动。这次活动,不分年龄、性别、工作时间长短,也不看过去获得的任何称号,只有在职教师都能参加,给所有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公平平台,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中年教师展现成熟魅力,老年教师展示老辣娴熟的教学技艺。

6、推荐读书篇目,提升教师职业品位。给教师提供优秀的课堂系列、人文素养系列、生活品位系列等读本,引导教师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人生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享受职业幸福。

㈣成长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1、明确培养目标,重视阶段特点。小学是根基教育,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如何培养学生持续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终生受益的基本素质;初中是公民素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个性品质和人生规划指导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如何让学生掌握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问题;高中是自主发展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精神、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意识、公民责任意识和健康的生活、审美情趣为主要内容,重点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问题。各学段要根据各自的教育目标和侧重点,形成不同的教育系列,细化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指导学校有计划、有重点地达成教育目标。

2、搞好生活教育、闲暇教育与自主教育。要深入理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改变“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全面规划校园新生活,实行“为生活准备”的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挖掘校内、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整合生活教育的校本课程,通过课程实施,实现素质教育与质量提高的双赢局面。深入研究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晚自习等自主支配时间的科学安排好生活与学习,发现和总结闲暇教育的典型经验,做好推广、促进与引领工作。建立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目标体系与评价机制,引领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真正把自主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3、加强领导指导,深化新课程实施。提高各级教研部门领导和指导新课程的能力,学前阶段纠正小学化倾向;义务教育阶段在开齐、开好基础上,重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高中在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基础上,重点突破“选课走班”、分层次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4、搞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领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逐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教育功能。

㈤落实“十要十不准”,规范行为不走样。

一要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准随意删减或挤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课时。二要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准随意拨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和增、减教学内容。三要保证国家规定的学制年限和在校学习时间;不准提前结束新课、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统一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不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安排早、晚自习。四要按照“三统一”(统一征订书目,统一发行渠道,统一审核督查)要求,征订、使用教材和教辅资料;不准滥编、滥订、滥印、滥发教学资料。五要按照教学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不准布置超量课外作业。六要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测、规范考试、提高考试质量和效益;不准频繁统考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未经批准的竞赛、读书、评奖活动。七要热情帮助后进学生,使全体学生都有进步;不准侮辱学生人格,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歧视、排斥差生或强迫差生退学、转学,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八要执行平行编班制度、均衡配备任课教师;不准编快、慢班和办重点班。九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公办中小学校只能在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招生,民办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跨区域招生;不准公办小学招生与入园、入班(学前班)挂钩,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均不得组织升学考试,不能以文化考试的方式选择新生。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政策。十要依据学生基础、提高程度和素质教育的全面质量标准,综合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不准偏面以考试成绩,特别是优秀率、升学率等指标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工作。

㈥突出“十大重点”,深化课改不懈怠。

一是开齐课程,严格按课程设置编制课程表,任何学校不得改变课程设置和擅自增减课时;二是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义务教育地方必修课程、德育、艺术体育类课程的管理,不能降低此类课程的教学要求;三是继续推进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课程内容的需要;四是扎实推进研究性学习,运用多样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创新思维的能力;五是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凸显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的重要作用;六是继续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把校本教研作为转变教研方式、改进新课程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举措;七是狠抓作业教学改革,精心设计作业,精心批改作业,精心反馈作业,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八是深入进行考试改革,规范考试、提高考试质量,使教师能用双向细目表来命题和分析学生考试结果。九是积极探索评价改革,实行“低重心运行”策略,最大限度地关注中下游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评估结果做到“一评四挂”,即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挂钩、与教师的评优挂钩、与教师的职务评聘挂钩、与教师的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挂钩;十是完善课程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逐步提高课程保障、实施和监控整改能力。

㈦八项措施,确保质量不动摇。

新形势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表面的,其本质是对质量增长方式的挑战,管理体制机制的挑战,教学方式的挑战。

1、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明确学校一把手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通过推进素质教育转变质量增长方式,引领学校由原来主要依靠“时间+汗水”转到遵循规律、规范办学行为、科学施教、“轻负担、高质量”的内涵发展之路上来。

2、明确多层次的学校质量目标及标准。明确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包括教育全过程各主要环节的质量目标,如学生培养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各个年级、学科、课堂质量管理的目标、学校管理目标、后勤服务目标等。明确质量标准,包括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质量标准、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后勤人员的工作质量标准等。通过各项质量标准的制定,使全体人员明确各自在质量改进过程中的职责,以便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并实现质量改进。

3、优化学校资源管理。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永恒的重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满足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优秀团队。充分利用学生个体与群体资源、差异性与互补性资源,探索学生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研究,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4、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课堂管理,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积极推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落实好课堂教学双向反馈监督机制,发挥好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反馈调节作用。

5、着力拓展丰富有效课外生活。要制定明确的课外拓展规划,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融合,把学校教育进一步延伸拓展到家庭、社会。把学科教学延伸拓展到课外、校外,把书本知识延伸拓展到实践操作,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积极改革课外作业,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大力提倡探究性、实践性、教育性、服务性作业。

 6、加快实现办学特色多样化。鼓励学校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办学模式和办学个性,尽快改变高度统一化和单一化的办学模式,加快实现办学特色多样化,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需求。

7、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完善校内的教学质量检查项目及指标,强化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家长的口碑、学生的反馈及公众的评估,逐步形成学校的品牌效应。学校及时了解、关注有关信息反馈的情况,了解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质量保证的可信性和规范性。

8、发挥评价的动力引擎作用。落实质量检测文件,建立检测机制,实现质量检测工作常态化,制定科学合理、检测内容与检测日程明确的质量检测方案,适时进行检测,为反馈、矫正教学行为和进行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搞好学科命题人员培训,组织好检测试题抽查,确保检测试题的质量。实行“低重心运行”策略,最大限度地关注中下游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将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教学常规检查、学生评教、教学信息反馈等各个方面均与教师考评挂钩,将教师考评与教师评优树先、职务聘任、晋升职称挂钩,发挥教师考评的动力作用。

㈧加强自身建设,建设学习型和谐团队。

1、落实教研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根据各自职责,进一步调整完善各项工作流程与规章制度,进一步深化岗位聘任制等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事业发展和个人发展、适应新课程与素质教育要求的教研工作新机制。

2、积极探索兼职教研员的管理办法。市县两级教研室要根据实际需要,聘任一定数量高素质的兼职教研员,制定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义务,确保发挥作用,形成专兼职结合的素质优良的教研队伍,努力发挥教研室专业引领和支撑的作用。

3、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规划全市市县两级教研员全员培训。完善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建立教研员督学责任区。实行网络教研考评制度和重点工作月报制度。不定期编辑教研简报,全市教研系统内部交流,为两级教育局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实施教研人员“一字”工程,即:每人主持或参与一项科研课题研究,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着,每年提交一篇有份量的调研报告,每年撰写一篇省级刊物以上发表或省市级会议交流的学科论文,每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每年听课一百节以上,每年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先进学校和个人。鼓励教研人员积极参加培训、进修,着书立说。推行半年“教研工作恳谈会”,着力构建一个学习型和谐团队,进一步密切市县教研室的工作联系,携手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