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暑假培训心得范本

时间:2018-02-07 13:14:05来源:<推荐访问:培训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的培训,真让我耳目一新。没想到,四位专家的报告风格各异,让我从视觉和听觉上得以领略他们的风采。他们所讲的每一方面都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着的现实问题,让我不停地对照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学课堂。教科所刘所长的一句话:“你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效?”激起我的深思。回归生活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关系,教育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纯粹的“科学世界”,还有人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在“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构筑一个贯通的桥梁,就赋予了科学知识的教学价值性,充分体现了尊重人的生命地位、人格和尊严,关怀人的生命成长。反思自己的数学课堂,应该更多地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了解学数学的价值。因此,我要努力构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桥梁,引领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整合所教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数学。

数学学习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他们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图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因此,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自己有意义的认知建构,并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例如:《百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我在十几年前上的和前两个月上的,处理就大不一样。

十几年前教《百分数的意义》:1、我为学生提供许多百分数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来获得有关百分数的知识。2、我提出比较某小学六年级哪个班的三好学生多来诱发学生研究百分数。

在那个年代,我重在我的主导作用的研究,忽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生活经验的沉淀,让学生在我的指引下,步步被我牵着。

前两个月教《百分数的意义》:1、让学生课前收集大量有关百分数的信息。2、通过比较、交流、整理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通过解释百分数的实际意义,体会百分数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经历材料收集、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促进个性化的数学理解和表达。

教学片段:

师:百分数同学们在哪还见过?

生1 :在商店看过。生 2:在衣服的标签上看过。……

师: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用的非常广泛,同学们在搜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已了解了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1 :我知道百分数怎么读。生2 :我会写百分数。

师:有关百分数的知识你们还想知道哪些呢?

生1  :什么是百分数?生2 :百分数有什么用?生3  :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

生4:百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在课前,每位学生都搜集了生活中百分数的例子。在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析,让他们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他们创造充分研讨的机会,不仅分析百分数的意义,而且谈一谈自己对某个百分数的情感。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而且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看来,在指导学生学习之前,我们应当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进度、学习方式方法等都作一番研究,再设计出贴切的生活情境和在生活中研究数学的活动。

二、向美国学习,让学生经常切实参加数学的实践研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实践的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学具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暑假培训过程中,专家们不约而同地举了“高考天才,生活蠢材---张非”的例子,还谈到:“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项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它的原因每一位老师都清楚:就是中国学生的学习中,真正动手实践的时间太少了。想到这,我更要坚定自己的决心:向美国学习,让我的学生经常切实参加数学的实践研究,增强我的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实践的能力。

例如:《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在八年前的教学与今年上半年的教学也是大不一样。

八年前的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那时的教坛上特别流行用多媒体的课件来上课。我也顺应潮流,做了表现甲和乙学生分别从家到学校,在学校门口相遇的课件。课堂上,学生看着课件,一下就明白了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 x 相遇时间。当时,我认为,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可是不久,我发现,部分学生不会灵活解决有关的相遇问题,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居然经常忘记怎样解决一般的相遇问题。我与好些数学教师交流,他们发现也有学生与我的学生很相似,我们当时都认为这是学生本身的智力的问题。现在想来,其实是当时的课件替代了学生们的亲身经历相遇问题的过程,从视觉上是给学生了一定的刺激,所以,学生在当时是理解的,但久了,学生忘得也快。

今年上半年的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1、我没有用课件来上课,却把学生带到了楼下的大操场。2、我用体育的终点和起点标杆给学生设定为a、b两地,让两位学生扮演甲、乙两人由我发出指令,学生同时面对面地行走,同时让位学生用秒表为他们计时。这样反复让两组这样的演示后,我又让同桌学生分别扮演甲、乙两人的相遇演示。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真正实践已经基本了解出发地点、出发时间、运动方向、运动时间、运动结果等相遇问题的要素。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再思考他们行程中的各个要素的变化,并用线段图表示。由于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了甲、乙两人的相遇演示,线段图很快就绘制成功了,紧接着,等量关系式子就水到渠成。在后几天要研究的追击问题,学生居然能自己发现解决的办法了。由于,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亲身经历了相遇问题的实践过程,学过几个单元后,他们依然记得相遇问题的基本解法。

反思着自己二十年的数学教学,在课堂上,试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做法好象不少,但仔细想想,能够真正让我的学生切实参加数学的实践研究的却不多。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一定要适当、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让学生学会运用学得的数学知识的眼光来看世界,发现数学的价值所在。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而今的生活与数学存在密切的联系,小到电子数码产品,大到航天飞机升空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每一样能促进社会发展的事物,多少都与数学有一点关系。更何况数学的基础知识是人们必须的生活能力,数学的思维方式又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方法。数学正在逐渐成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一种技能。

既然数学与生活有如此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生活也就越来越依赖数学。那么我们的数学教育就应该为学生将来的生活服务,传授给他们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传授给他们数学的思维的方式,培养他的意识,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世界。

例如:教学《扇形统计图》之后,我给学生的思考题:如果你是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

像这样的问题学生们必须先调查收集喜欢看篮球赛或足球赛或排球赛数据,然后用数学工具(如统计图)对数据做出分析,最后才能做出决策。在这个问题中,我们能看到数学帮助人们分析数据,并对最后决策做出贡献。

又例如:教学《粉刷教室的墙壁》中,我故意出现两种规格的包装的涂料:大桶(6千克  57元/桶)和小桶(4千克  40元/桶)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千克,如果刷两遍,怎么买涂料是最省钱的呢?

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面向真实生活,用学会的数学知识观察解释现实世界的延续,是促使学生了解、体会数学价值的一种数学教育功能的体现。

既然数学是服务于生活的,就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们的数学教育也应该努力构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去分析、感受、拥有、想象美好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