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中学生零花钱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xx市xx区第二中学 XX届高一. 周富林、周亨通、周少彬、周干
摘要:通过本次对xx区各中学的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我们小组成员亲身体验到了投身社会实践的乐趣。以下是我组调查的过程概述及方法。
首先我们确定了问题和研究目标,即中学生零花钱现状。其次,我们制定了收集信息的研究计划(第一,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第二,收集有关资料,即问卷调查;第三,提交调研计划);然后,实施研究计划;最后,解释并报告研究结果。于是写下了此篇论文。
关键词:中学生 零花钱 问卷调查 研究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充实。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就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为此,我们牺牲了不少时间,一起设计出问卷内容,并向自己认识的各所中小学校的同学分发。第一次作如此的问卷调查,不免缺乏经验,但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本次活动。以下便是我们结合调查结果作的一份初步的研究报告。
问题一:零花钱的来源-94.4%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
我们认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因此,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二:零花钱的数额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
我们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三: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由图可以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学生朋友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另外许多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问题四:对零花钱的态度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我们认为: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以上是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当多的在年纪尚小时便已受到了金钱的强烈冲击,正逐渐形成独特的金钱观。因此,金钱教育对于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来说,已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教育者们有必要教孩子怎样对待钱和看待钱。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一般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金钱教育课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金钱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钱教育活动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层面,且无正规体系。问题是严峻的。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再好,学生打工挣钱、自食其力还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
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对中小学生进行消费、投资等方面的理财教育将有助于孩子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对他们日后的理财能力有相当影响。当然,我国目前要对中小学生进行金钱教育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孩子要啥尽量满足,家庭优越的条件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龙到头来却是养子成虫,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给孩子怎样使用零花钱则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我们小组就此展开了讨论。最后我们设计一位高中同学了一个星期的零花钱使用方案。具体如下:
以上便是我们的一些设想。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但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作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了两点。第一,广大中小学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钱。培养理财观念。第二,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
最后,我要向给予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老师致以最崇高的谢意,谢谢你们
范文二:
在刚刚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我第一次完成了暑假社会实践。它彻底消除了我对社会的虚幻认识,让我接触到了我以后将要面对的过阔的社会,并且使对自己将来选择的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了。
在过去的这一个星期里,我从曾经的襁褓中走出来,走进了从未接触过的社会。在我工作的40 小时左右里,体验了一把真实的白领的滋味。
这次社会实践我是根据自己以后想选择的专业而选择的实践单位和实践内容。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让我提前了解到自己未来想选择的专业大致情形,以后将要从事的工作的性质、程序、范围。由于在今后的几年里我想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因此这次我去了一个中日合资的贸易单位: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配件有限公司。初进这个单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单位好大啊!管理这样大的单位一定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才干。这样规模宏大的单位毕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呢,于是我心里暗下决心,我以后的公司一定要比这里更好的!
在这里的学习实践,我是从最简单的知识入手的。比如说: 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怎样产生的?国际贸易的分类等。同时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一个外贸单位是怎样通过谈判等方式决定对双方公司都有利的订货条件以及达成最终的合作协议的。我仔细地观察到了一个单位中做国际贸易的全部过程和思考问题的角度。现在才知道国际贸易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它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说货币的贬值或升值问题、关税问题、运输货物的方式、货物的到港交割等等,而不是从前我想象中只是很简单的两家公司买卖东西。
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很快在收获的喜悦中结束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意识到了西方国家之所以让学生尽早踏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是因为实践远比任何方法都更加明确的使学生体验到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真正内涵。
这一个星期的实践和学习让我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我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也只有这样我才可能具备比别人更多的成功因素吧。因为企图不付出任何代价而获得成功,那是美丽虚幻的童话!
暑假来临,满怀万分喜悦的心情回到家中,与自己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开心溢于言表。同时我还带着学校布置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这个任务,令丰富的暑假生活又增添几分激动与期待。因为社会实践报告对于我们大一学生是第一次社会活动,经过积极地准备,我在长治九中进行了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
长治九中是一所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的省级示范学校,我在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在办公室帮忙整理文件,检查学生上自习情况。办公室每天都需要把各种文件资料归类,在查自习时使我有了更多与高中生接触的机会。在此期间我发现,关于高中新课改的文件尤其多,通过了解高中新课改,认识到本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此次改革我给予了更多关注。
xxxx年2月26日,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会议在太原举行。从去年秋季学期起,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全面启动,山西省所有高中课程教材、课程设置将大“变脸”。高中学生也要像大学生一样修学分,有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而且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技术课程,学分分别达23分和8分,加起来比语文、数学和外语的总学分还多。高中新课程教学开始后,省教育厅将给出两到三种选用的教材。学生上课也打破了原来的班级制,实行“走班制”。平时上课,学生根据所选择课程组成一个班,但是在管理上,学生还是有固定的班级。
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共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每一学年都要在所有学习领域获得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偏科。每一个学习领域都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共包括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与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每一个科目都有若干模块组成,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
普通高中的学制还是3年,但课程变成了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学生只要修习课程的学分达到规定的144个就可以毕业。学分设置情况为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年还必须参加一周的社会实践,可获得2学分。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新课程将从高一年级开始逐步增加选修课程,并允许学生跨年级选修。
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变化带来的是评价体系的变化。新课程将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学校将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将由单纯的学生成绩改变为将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教师不仅要有教学能力,更要有课程开发、创新能力。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教育变革,社会反响不一,激烈的争辩也随之进行,诸如“金庸取代鲁迅”是语文教改的堕落,改革是否对复读生不公平,高考不考的课程是否还应该学等等。一时间在社会上掀起了改革大讨论。而我认为应该倾听当事人老师与学生的意见,才能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因此我对老师,学生走访调查。
有些老师认为现在的内容比以前好多了,最大的变化是面更广,但语言浅显易懂,贴近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实用性、逻辑性更强。并对新版《语文》大加赞赏,“无论是单元设置,还是篇目选择,都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紧密相关。有些则反映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三部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它没有教材,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愿参加的一项活动,它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国家教育部又规定了这门课程是高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占23学分。然而对学校来说,高考成绩才是学校的生命线,如果高考成绩上不去,学生不认可,家长不认可,社会也不会认可。而这门课程高考又不考,学校能开设吗,开设了学生能感兴趣吗?尽管专家也讲了许多新课改的必要性,还是存在许多困惑。
总之,老师一直赞同还是加强学习,领会课改的精神,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对新课程的实施水平,这才是最实在的。
反过来看学生,多数人不知道这对自己是喜是忧。不管改还是不改,高中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课改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课改的实际内容,他们了解不多,仅仅是老师和学校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况且理科生到了高二还要学文科的,确实令有些学生想不通.并且一下子发了50来本书。粗略算了一下,书费都到600多元了,每门课一学期下来得学2至3本,到底这是增负还是减负。有的学生还抱怨连选课都不会,更别提什么上选修课了。
高中新课改到底孰是孰非,现在谁也不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能看出是否符合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就目前的状况,我认为不应该过多的持怀疑态度,不能笼统的认为这是给学生增负,或者想当然的说对高考毫无用处。放眼看西欧的教育,其实它也是经过若干年的不断改革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国家没有改革,只会像一潭死水那样一尘不变,毫无生机,有位政治学家曾说在变革中求发展,的确,只有创新,才有机会接近成功。
在此,我希望这场课改能够获得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