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的教育见习已经结束,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
在和孩子的交往方面,我发现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轻松、随意、纯粹,因为他们的心灵是天真单一、剔透净明的。我记得第一天进大(1)班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惊讶的看着我。一个叫吴永继的小朋友问我:“你来干什么?”我回答说:“我来这里学习呀!”旁边的一个小朋友非常惊讶的看着我说:“你已经是大人了,就不用去学校了。大人都不用去学校的,我爸爸妈妈就都不用去学校了。”然后我就问她:“那你为什么要上学呀?”那个小朋友说:“小孩本来就要上学的。我长大了,也就不用上学了。”看着她那说话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觉得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干扰到他们,比如上学,他们把上学看成是一种任务,他们一定要完成的。还有些东西他们认为现在他们做了,以后就不用做了。后来,我问了吴永继小朋友一个问题,我说:“长大了你想干什么呀?”问题刚说出口,还没有等他来回答,其他小朋友就七嘴八舌的在那边说起来了。一个叫葛思晗的小女孩说:“长大我想当医生,因为医生是好的。” 吴永继小朋友说:“长大我想当宇航员。”还有一个小朋友说:“长大我要开飞船,因为飞船好大”……小朋友的梦想好多,这也代表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今天怀揣梦想的他们,明天或许会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有时候,眼神也代表着自己想说的话,而孩子似乎也是最擅长读这种语言的了。孩子知道这种语言的全部含义:对自己的表扬、善意的提醒、默默的鼓励、严肃的批评、对自己的责怪……季欣捷小朋友上课举手积极,踊跃发言。当他回答完问题转过头来看我的时候,我会投以肯定的目光还会很快的翘起大拇指。那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他会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表现得非常的出色。朱宇杰小朋友上课不认真,有时会东张西望。当他看我的时候,我会嘟起嘴巴,神情严肃,眼睛朝他瞪一下,这时他会很快的在位置上坐好,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在游戏方面,自主性游戏给我很多的感触。在自主性游戏中,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然后扮演相应的角色。有的小朋友选择做建筑师,有的小朋友选择做银行工作人员,有的小朋友选择做厨师,还有的小朋友选择做医生。比如做服务员的,他学着如何与他人交流,怎样介绍才能让顾客对店里的东西一目了然。这也就激发了小朋友之间语言交往的积极性。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有利于小朋友适应生活,适应未来的发展。小朋友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那么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比如游戏“医院”里,我看到两个小朋友在争吵,“病人”对“医生”说:“我不要在你们这里看病,你们这里连体温表都没有。”“医生”拉着“病人”说:“你不要走,我先给你看病,看完后,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后来我看到两个小朋友拿了一根筷子,用彩笔在上面画了一些刻度线,一个简易的体温表就做好了。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的自主性,探索性,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发展,游戏本身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然地融为一体,这也为小朋友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小朋友们在游戏过程中会不断地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他们面对不同的问题时,他们会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比如游戏“点心师”里,我发现小朋友们因买不到自己喜欢的蛋糕而苦恼,我对点心师说:“师傅,你们这里提供的糕点已无法满足顾客的要求,你应该怎么办呢?”然后我就观察到,“点心师”拿了橡皮泥,捏了很多形状的糕点,有草莓形状的,有香蕉形状的,有苹果形状的……还给顾客提供免费品尝,创造能使游戏顺利开展,是游戏发展的动力,而且还能调动小朋友的创造力。
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长本身有良好的素质,他们能和老师积极的沟通,共同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但有些家长的文化背景、传统思想等却给小孩子带来消极的限制。平日里,家长们对孩子呵护有加。孩子冷了,宁愿自己在冷风中跑回家帮孩子拿衣服;孩子饿了,自己哪怕还来不及吃饿肚子,先把孩子喂饱;孩子手工做坏了,边安慰边亲手帮忙;孩子想要玩玩具,马不停蹄的去买,不管贵不贵。但就是因为这样,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在这两周的教育见习中,我看到,当一些小孩子把手工作品拿给爸爸妈妈看时,有些家长就表现的不屑一顾的样子,把手工作品往包里一扔,拉着小孩子直往校门口冲,嘴巴里面还要喋喋不休。这是我看见小孩子的眼神是那样的迷惘,从中也不难看出,某些家长缺乏对孩子才艺的一种欣赏。现在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一味的要求孩子要怎么样怎么样,自己却从来都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就像英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在〈控潜论〉一书中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做什么。”而且家长一味的把目光集中在孩子的数学学习和拼音学习上,对孩子的手工、画画、音乐等艺术方面的教育却持一种忽略的态度,幼儿园里面小孩子的展览区也是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还有一个小女孩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今年才只有六岁,她的爸爸妈妈却把她送到大班学习。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女孩的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要比同伴稍差一筹,比如在集体活动的时候,她有时会站在一边不知所措,不知道玩什么;在吃饭的时候,她也要比同伴要慢一点……这些往往都使她容易养成活动的时候游离于活动之外的习惯。我觉得那些家长还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让其接受适宜的教育,而不是一味的认为早上学的小龄孩子就聪明,聪明是由很多因素所致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超常的孩子还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