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先哲们无穷的智慧光芒,今天末学精选十条道家名言,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圣贤带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一,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庄子.人间世》
坑害别人、坑害社会的人,早晚会受到惩罚,最终害了自己。所以我们做人,不要耍小聪明,抱有侥幸心理,试问老天何曾放过谁?
二,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列子.说符》
世间的道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今天是这个道理,明天就可能是别的道理了;世界上也没有永远不对的事情,现在觉得这件事不对,许多年以后可能就又变成对的事情了。这些道理其实从历史上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有些事,我们不必太去执着。
三,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老子.二十三章》
我们人类都希望,生活永远美满幸福,但天地都在不停的运转变化,何况天地中的人呢?怎么会永恒不变呢?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四,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列子.天瑞》
天空虽然高大,但也有它的短处,大地虽然身处低位,但也有它的长处;即使圣人,也有他的缺点,就算是普通人,也有他的优点,所以,人要不断的取长补短,才能有所长进。
五,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三十八章》
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不拘一格,并不追求外在的形式,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德行,其实是真正的有德;品德低下的人,只注意外在的形式,表面看起来都合乎道德规范,其实是不明白道德的精华所在,还不是真正的有德。
六,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
真正有理想的人,心中没有自己,不把个人目标看得那么重要,反而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而心中只有自我,把目的看得很重的人,反而更容易遭到失败,最终被社会淘汰。
七,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庄子.齐物论》
凡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天下虽大,但也是由最微小的物质形态组成,就是这个秋毫之末,也可以无限的细分下去;而泰山看上去很大,但和天地比起来,也是非常渺小的。
八,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庄子.天地》
只要掌握了事物的根本规律,不管做什么事都可以通达圆满。大公无私,心怀天下,没有任何个人的索求,就连鬼神都会钦佩尊敬。
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天下人都只要有用的东西的作用 ,却不知道无用的东西也可以妙用。比如:人们只知道拼命赚钱是有用的,却不知道俭省节约也是大用,如果不懂得量入为出,即使赚再多的钱,最后还是一身外债,穷困潦倒。
十,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这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就是不做违反自然法则的行为;无不为,就是在自然法则的原则下,可以无所不为。比如学习:不会学习的人,即使点灯夜战,搞题海战术,每天不停的学习,成绩也未必好,但看上去确实有为,是在好好学习;而会学习的人,看上去并不用功,该玩的时候就玩,该上课了就上课,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还耍个小动作什么的,看上去是无为,没有好好学习,但一到考试,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这就是因为掌握了学习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所以,在我们古人的经典中,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值得我们终身去学习。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工作当中,都离不开智慧。要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而不是死搬硬套,变成一个书呆子,才能使自己不断的进步。
谢邀,提起道教,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老子,但老子并不是道教的创始人,下面我们聊聊道教的创立。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是在中国古代宗教基础上,沿用神仙方术、黄老思想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大致产生于东汉中叶,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两大派系。
五斗米道是天师道的前身,其创建者是张陵。江苏省丰县人,精通五经。于141年,创作了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立了“五斗米道”。因为入道者必须缴纳五斗米作为酬谢,所以被被称为“五斗米道”。
后来五斗米道势力在汉中发展迅猛,声势浩大,但是黄巾起义失败后,领导人被杀,后来由张陵的孙子张鲁领导,五斗米道势力达到了鼎盛。
几乎在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同时,在河北一带民间也有个人在传道,他就是张角,两人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不过结局却不同。
张角利用《太平经》中的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创立了一支庞大的宗教组织,以此为基础发动了黄巾起义,由于起义仓促,教徒又没有经过训练,没过多久张角就死了,太平道就这样渐渐散亡。
黄巾起义利用道教组织发动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标志着道教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可见道教并非是单一某个人创立,它是政治斗争的产物!
哲学来自先辈的思想理论。这其中,自然包括中华民族的巜道德经》《庄子》等诸多大家的理论。哲学不过是后人为了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而专门分立的学科。
在提这个问题时,你是否明白:
你在研究哲学;而非哲学在读你!拿这个阴阳球,先回家面壁吧!
上古时代圣人是啥样子的?
新风堂堂主 2017-06-18 10:25摘录《道德经》中关于圣人的一些行为准则的直接描述。
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第2章
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先也,为无 为,则无不治;——第3章
3,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
4,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7章
5,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
6,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22章
7,是以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第26章
8,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27章
9,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
10,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第47章
1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皆孩之;——第49章
12,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13,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章
14,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63章
15,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已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
16,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了推而不厌;——第66章
17,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第70章
18,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第71章
19,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第72章
2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祸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第73章。
2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第77章
22,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第79章
23,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
道法自然,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是超然的心里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欲无求超脱物外的生活方式,在外人看来是潇洒,对自己来说是修行
这是个好问题,好就好在问题的“精准”!
道家反对的是“儒家的仁义"。
这是一个标杆,一个理想,但是不符合人性的本质,因为完全不可能做到。
儒家为什么要推崇推广这么一个理想化的”仁义“,难道他们自己不清楚么?
不是,从儒家的老祖宗孔子开始,一切思想、推崇的就是有目的的,它们的目的一直都是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地位。
所以必须想树立一个绝对正确的高大上的标杆在那里。
儒家一直在试图帮助统治阶级教化百姓,告诉百姓要这么要那么。但是对于统治阶级呢?有要求没做法,因为它没能影响。
这种单方面的要求,不过是方便了统治。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大多以儒家为表教化民众,却以法家、道家思想维护政权维护统治。
一个高大上的东西,一个目的不单纯的说法,一个愚民行为的表现。
可是这些东西,怎么说也绝对不会错,只不过是废话而已。
翻译过来就是:“那扬起来的糟糠要是钻入人的眼睛,东南西北四方都分不清了;蚊虻叮了皮肤,通宵都难以入眠了。那仁义惨毒,令人烦闷,没有比这东西更能扰乱人心的了。我的先生啊,您要是能够使天下人不失去朴质的本性,那么您也就可以随风而动,掌持天德而自立了!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四处奔走鼓吹仁义,就像击打着背负的大鼓,到处寻找失去的儿子呢?那鹤不用每天洗澡也是白的,乌鸦也不用每天涂染也是黑的。黑白的质朴,不足以辨别美丑;名誉的外观,不足以称广大。河水干涸了,鱼相互处在陆地上,它们彼此哈湿气给对方的身体,彼此以唾液涂在对方的身上,可是,这样不如相忘于江湖。”
所以老子对孔子的仁义怎么判断?
谢邀,受到《史记·老子列传》中说老子晚年出关,"莫知其所终"。道家中人就大加发挥,创作了个故事,说老子去到西方,到达印度,教了佛和其他印度人,总共有二十九个弟子,这说法的含意是佛经的教义不过是《老子》的外国变种罢了。在三、四世纪,对佛学的了解也进了一步,当时之人认为佛学很像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而不像道教。佛学著作往往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方法叫做"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当然不会准确,易造成曲解,于是在五世纪,这时翻译的佛经大量地迅速地增加了,这才坚决不用类比解释了。可仍然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五世纪的佛学大师,甚至包括印度来的鸠摩罗什在内,继续使用道家术语,如用"有"、"无"、"有为"、"无为"来表达佛学观念。这样做与类比解释不同,后者只是语词的表面相似,前者所用语词与其表达的观念有内在联系,所以从这些著作的内容来判断,作者继续使用道家术语,并没造成对佛学的误解或曲解,倒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必须指出:"中国的佛学"与"在中国的佛学"二者所指不一定是一回事,因为佛教中有些宗派,规定自己只遵守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传统,而与中国的不发生接触,如相宗,又称唯识宗就是个例子。相宗是玄奘引进中国的,像相宗这样的宗派,只能叫"在中国的佛学",它们的影响只限于少数人和短暂的时期,并没进入广大知识界的思想中,在中国的精神的发展中没有起作用。
"中国的佛学"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禅宗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很深远。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小乘、大乘的经文都翻译过来了,但只有大乘在中国的佛学中获得永久的地位,大乘佛学对中国人影响最大者是它的宇宙的心的概念,以及可以称为它的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当时的思想家看出或感到佛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与道家讨论的中心问题有相似之处,都突出"有,无"二字,一深入分析就知这相似,在某些方面是表面的相似;可在道家将"无"说成"超乎形象",佛家将"无"说成"非非"之时却是真正的相似。
还有个真正相似之处:佛教此宗与道家所用的方法,以及用这方法所得的结果是相似的,这种方法是利用不同的层次进行讨论,一个层次上的说法马上被高一层次上的说法否定了,在《庄子·齐物论》所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它就是以上讨论的方法。
一切都否定了,包括否定这"否定一切",就可达到庄子哲学中相同的境界,就是忘了一切,连这个"忘了一切"也忘了,这种状态庄子称之为"坐忘",佛家称之为"涅盘"。好了,我也只能闲扯浅淡到这儿了,结论就由诸位看客自己下吧,仁智自取!
大约2500多年前,大圣人孔子开创了一个学派,叫儒家,也称儒教。儒教一直以来,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存在。不但在国内影响巨大,在东亚和亚洲其它地区影响也非常深远,朝鲜半岛、日本、中亚、以及东南亚广大地区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家思想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王明阳、张载等人。
儒家认为人一经生下来,就已经是后天的人,要清楚自己是社会中的一份子,要有一种参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要积极面对现实,遵循既定的社会规则,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入世”。
儒家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在制定儒家思想时,可以说,孔子是以家庭日常行为准则为基础,从而把道德规范和行为处事方式延伸到整个国家和民族。儒家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九个字,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指的是仁爱、仁慈、仁厚、仁贤等,是孔子对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不论大到国家,还是小到个人,处处都要以仁文本,只有这样,才能和谐发展。
义有大小之分,大的方面指的是深明大义,就是说遇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利益时,要有深明大义的情怀,懂得舍小我,成全大我。小的方面指,对任何人都要讲义气,要有仗义之心。
礼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标准,规范人们要有修养,对周边的人或物要彬彬有礼,要有礼貌,识体统,讲礼仪。
智指智慧和知识,就是说,人在社会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和智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信指诚信,讲信用,是对人们基本的道德要求。
恕指宽恕、宽容,要求人们活在世上,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忠指忠诚,上到国家、民族,下到亲朋好友以及所有人,都要忠诚对待。
孝指孝顺,敬孝,对长辈一定要孝顺,尊老爱幼。但也不能一味的愚孝,长辈若有错,要明确指出来,好言相劝,以理说服长辈,而不是恶言相加。
悌指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某人有困难了,要伸出援手积极帮助。
道家是另一个大圣人——老子创建的学派,大约形成于春秋时期。老子被西方学者称作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的“道圣”。据史书记载,连知识渊博的孔子也常常向老子请教。代表人物有黄帝、老子、庄子、鬼谷子、姜子牙、诸葛亮、李白等人。
道家是老子集合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后的产物,他把先贤思想精华归类整理出来,加以完善,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道家思想以“出世”为主。
道家学说把世间万物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万物相辅相成,并非独立存在。以“道”为最高哲学思想,认为“道”才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如果“道”被破坏了,那么,就是自取灭亡。
道家看清了事物规律的变化,对道极为崇拜,因此,看得非常长远,落脚点站在历史高度,不局限于一个时间段内的价值和是非的判断。
简单地说,道家可以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来概括出其思想精华。认为自然是最神圣的物质。
以我的认识,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人在地球上吃穿住用行,做着大量活动,势必会影响到地球正常的生息规律和生态环境。既然地已经被影响了,那么这种影响就会由地传染到天。天被影响了,道肯定避免不了被影响。道被影响了,当然就影响了自然。因此说,世上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是道生成的,任何事都能引起连锁反应,做什么事之前,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按个人意志和欲望强行改变它。
道家还有一句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样是道家对世界本质及其生成、变化的贴切描述。
法家被认为是从儒家学派里分离出来的一个学派,同时又吸收道家,以及其它学派的思想。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韩非、李斯等人进行了大力发展,逐渐变成了一个成熟学派。
法家提倡法制,认为健全的法律法规才是治国的根本。法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人性观就是法家对人性的看法。法家对人性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和剖析,在法家看来,人性中好利恶害,趋利避害是古往今来每个人固有的本性,这种本性是难以改变的。只有制定出相应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才能杜绝或减少人性中恶的一面。
诚信观是指人和人之间要真心实意,开诚布公,表现为诚实忠厚,不欺诈别人,也不随便怀疑别人。这个诚信跟儒家学说里“信”的涵义基本一致。是教人做人的基本道理。
义利观表现在,法家认为人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不会一成不变,它们会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用现在的思维来理解,就是穷则思变,为富不仁等。因此说,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的行为很有必要。
另外,富国强兵,也是法家主张的主要思想,商鞅变法便是对这种思想最好的实践。
学说决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仔细研究定可寻出那种学说有许多前因,有许多后果,不是来无踪影,去无痕迹,定有承上起下、承前接后之关系。不懂他之前因,便不能懂他之真正意义;不懂他之后果,便不能明白他在历史上之位置。这前因所含不止一事:一是那时代政治社会之状态;二是那时代之思想潮流,两种前因、时势和思潮很难分别,因这两事又是互相为因果,有时是先有那时势,才生出那思潮来;有那种思潮,时势受思潮之影响,定有大变动,故时势生思潮,思潮又生时势,时势又生新思潮。研究哲学史必先研究那时代之时势和那时势所发生之种种思潮。中国哲学到了老子、孔子之时,才可当得“哲学”两个字,可将老子、孔子以前之二三百年,当作中国哲学之怀胎时代。
佛家说,生就是人生的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道家"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疴溃痈",都以为,欲得到最高之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之哲学"。
另一种哲学(儒家),注重社会中人伦和世务,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之哲学"。从入世之哲学观点看出世之哲学是太理想主义,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之哲学观点看入世之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先秦道家哲学之发展有三个主要阶段:属于杨朱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阶段;《老子》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
每次进道观,和道士聊天甚欢,没见有什么冲突呢!
儒道的区分,在庄子中较为明显,但还没到冲突的境地,在历史中也是儒道并存,互相尊重。
儒家文化是入世的,立足于世间,成就于世间;道家文化是出世的,立足于天地,成就于天地。
儒生大致都读过《道德经》,不会敌视而是敬仰;道士略也知道孔孟,不会小看而是尊重。
两者有不同,但现实中并没有冲突。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老子的伟大是超出我们的想象的。如果我们把孔子和老子相比,那么就仿佛是小弟和大哥的的差距。一篇《道德经》,后世几千年的社会哲学思考几乎都在老子的心中,轻重缓急,优劣区分,老子侃侃而谈,立见分晓。不过惊世骇俗的是这只是老子的一篇即兴演讲。
根据《史记》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也就是说,当日老子骑青牛西去归隐,走到函谷关的时候,碰见了函谷关边防连的连长尹喜。在尹喜的盛情下,老子同志发表了一篇“五千言”的演讲,这篇演讲就是《道德经》。
《道德经》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清冷的,没有一点温度,冰冷的仿佛是一条条的数学公式。确实如此,老子本意也是要给人给社会给这个世界一条条运行的公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冬天寒冷,夏日酷热,没有什么仁慈不仁慈的,都是自然规律;儿童健康成长,老人衰老死亡,也无所谓是哪个圣人的仁爱或者憎恶,都是自然的规律而已。老子的就是这样冷冷的看着这个世界。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真正有德的人不在意外在的形式,这才是真正的有德;无德的人只是追求德的形式,实际是真的无德。 “上德”的人顺应自然不勉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刻意为之。真正有仁的人不在意外在的形式,而真正有义的人却需要做了才可以。真正心里有礼的人,别人不知道,只能扬着胳膊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寥寥百余字,后世思想尽入其中,道、德、仁、义、礼,先知先觉。而老子讲道,道就是规律,就是 “非常道”,道没有人情,道不以人的好恶而存在。
老子太酷了,酷到当时没人能懂。但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后世小子,你们能堕落到什么地步,老子全都知道。
于是墨子出来了,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墨家思想学派。如果说老子的学说是道,那么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最为接近“德”的先秦思想了。人之为人而不是其他任何的动物,本质就是人有良心和善意,做了违背自己良心的和自己道德不允许的事,会不安,而其它动物不会有这些感觉。既然老子的“道”世人理解不了做不到,那就遵从自己的内心,释放自己的良心和善意吧。
道的范围是遵守世间万物的规律,那么德的范围就是爱所有的生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但是道和德,人都做不到,人和人互相攻击,涸泽而渔。谁来拯救世人?
在这个时候,孔子主张“仁”的政策开始游说诸国。可以说“仁”并不是孔子提出来的,是老子提出来的,只是老子觉得“仁”太狭隘了。
那么什么是“仁”呢?“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以“仁”为核心伦理所对应的范围在道和德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缩小到“世人”的范围,在范围缩小的同时,“仁”就成了一种单纯的社会伦理思想。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当连仁爱世人都做不到的时候,孟子说就爱一部分人吧,于是就有了民族大义,兄弟情义,说穿了就是你身边的人。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只可惜这么好的仁义思想,却也只能用如粪土的钱财来衡量。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仁不义的人也是多如牛毛呀。
道德难守,仁义不存,世人当往何处去?无可奈何的孔子加上苦口婆心的孟夫子只能告诉大家,就算先贤的思想境界我们暂时做不到,那么至少我们应该先把先贤的做法(周礼)先学习过来。再说了“礼”真的很重要,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有礼貌的人挨打会少点吧。
很多聪明人蓦然发现“礼”真的不错呀,就算我天天想着“x他妈”但是我见了他以及他妈都很有礼貌,他也对我很客气呢。但是就算对他和他妈很好,但是我见了他我不遵守礼法,他也会揍我呢。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浑身上下透漏着虚伪。
笔者故乡距离圣人故乡不远,农村乡里土语中有很多上古文言,天天说着不在意,当写成文字的时候才会蓦然醒悟,原来如此。比如你到他人家做客,主人非常热情,如果作为客人也特别客气,主人就会嗔怪你“到了我家了,你可不要作假。”看到没有?“作假”!什么是“作假”?礼多也!礼就是作假!
礼生而天下乱,知之矣!
自己想想,你和自己的父母子女有那么多礼吗?没有的!为什么?因为你们的爱是真的,没有掺杂半点假!为什么和其他的人那么多礼仪?作假而已!
世人虚伪,怎么办?于是韩非子出来了。
道德难守,仁义不存,礼崩乐坏,对于哪些不畏天,没有良心,不准守社会习俗的人怎么办?
故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了。
绝望的韩非子祭出的世间最强大的杀器,法家从此走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严刑峻法,法家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面目狰狞,双手鲜血。
道德教化是需要时间的,法家的手段是立竿见影的,从此之后,两手抓两手都硬。于是“外王内法”就成了历代帝王略试不爽的灵丹妙药。
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