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佳句赏析

时间:2023-04-08 12:52:42来源:<佚名推荐访问:好词好句

先声明一下 《道德经》的解析很多有争议,还需自己甄别

道德经佳句赏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道德经很深奥,不是两句就说得清楚的 建议买书看

2. 老子名句赏析,300字左右

老子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先驱。

姓李,名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所著《道德经》五千言是简括而有韵的理论文。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

政治思想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他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的矛盾面,而且会互相转化“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他也认识到“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因而痛斥残酷的剥削者;更认识到人们在英勇斗争中的力量和牺牲精神,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2),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恒也。(《第二章》)【注释】(1)盈:充实【解读】人们都认为“美好的事物”才美好,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是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和声互相协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章》)【解读】不推崇贤人智士的社会地位,让百姓不会生起纷争;不宣扬那些珍稀的财物为宝贵,让百姓不会生起偷盗之心;不强调那些可以激发起人们欲望的事物,让百姓的内心不会混乱。所以,有智慧的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让人们的内心虚无恬淡,而充实他们的腹中实力;减弱人们各自过多的打算,而提高他们的筋骨强度;使百姓保持较少的谋虑与欲望,使那些足智多谋的人不敢乱做。

真心实意去行事,而不用华丽的表面文章去迷惑百姓,这样就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是道家的主要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是落后的,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产生过重要的作用。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所恶(1),故几于道。

(《第八章》)【注释】(1)所恶(wù):所厌恶的地方。【解读】最高明的智者,就象水一样。

水具有种种美德它滋润万物有利于它们生成而又不和万物相争保持平衡,总是处于人们所不喜爱的较低位置,所以它的完美接近于天地的精神。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1)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注释】(1)强行:坚持力行不退缩。

【解读】能够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能知道自己真实需要的人是明白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具备能力的人;能够战胜私心的人,是自强不息的人。

内心懂得满足的人,是真正富有的人;行动永不退缩的人,是胸怀远志的人。不脱离客观条件的人,是能长久的人;面对生死不忘大道的人,是不死的人。

知道别人的肚肠固然重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更为重要;提高自身的力量固然重要,无私地协调大局更为重要。有了知足常乐作为基础,还需要有对大道的长远追求;不违背现实作无端妄想,面对考验时却决不怀疑大道。

如此,才能真正与大道相合,这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5、将欲拾之,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

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

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解读】要想收缩它,必须故意扩张它。

要想削弱它,必须故意增强它。要想除掉它,必须故意交好它。

要想夺取它,必须故意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谋略。

因此柔会胜刚,弱会胜强。鱼不能离开深渊的水,治国者不可强大权势来显耀威吓广大人民。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解读】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7、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解读】最高境界的成就,看起来似乎很多缺陷,其实在悄悄地发挥功用,没有长远弊病;最高境界的盈满,看起来似乎空无一物,其实在默默地发挥作用,永远无穷无尽。

最高境界的正直,看起来似乎屈从邪恶;最高境界的灵巧,看起来似乎笨手笨脚;最高境界的辩驳,看起来似乎理屈词穷。静默才能克制浮躁,冷淡才能克制喧嚣,自己内心能清静,才能无形地整治社会。

8、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第四十九章》)【解读】圣人没有自己永恒不变的思想,而是把百姓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

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诚实的人,我相信他,不诚实的人,我也相信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诚实。

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以真诚之心待人,这样可以感化他人,引导他人向善,这也是一种美德。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五十六章圣》)【解读】大智大慧的人,不会随便妄语;妄语的人,则是因为缺乏智慧。10、祸。

3. 老子道德经中的经典语句及译文给些经典的,不是要原文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 道可以说就是路,但不仅仅就是指路.路是道的名,但不仅仅就是路这一个名.我们没有给道取名的时候,道就已经创造了天地;我们现在给道取了名就叫道,万事万物是由于道的存在而产生.(天地是如何创造的,请看第二十五章) 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当我们对该事物无利害关系时,能观察到事物变化的美妙之处;但当我们对该事物有利害关系时,就能观察到并指出事物变化的过错,这就是道.华北平原以盛产小麦著名.假设在小麦收割的时节,你和家人来到了华北平原,你可以看到金黄大地,麦浪滚滚,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农民兄弟们手握镰刀,挥汗如雨.你会感到大自然是多么美丽,大自然是多么和谐.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美妙.突然,你发现他们正在收割的小麦是你家的小麦,而且他们没有经过你的同意.这时你所看到的景象,就和你在前面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你会生气,你会发怒!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有欲和无欲的结果.无欲和有欲同出于道,但不同名,二者合起来观察就能看到道的深奥之处,道即深奥又神妙,道就是所有自然规律的发源地.总结:这就是道,需要我们知道,从不知道变为知道,从无知变为有知.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译文] 人大约分为三等:一等人学得了道理,就会勤学苦练,在言行中按道理为人处世.二等人听说了道理,将信将疑,不知道该怎么办;三等人听说了道理,大笑,认为这个道理可笑荒谬.如果三等人听说道理后不笑,那就恰恰是违背道理了.古人有过这样的总结:光明的大道有时看不见的(这里暗示,道理不是人人都能明白的);前进的大道有时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有时有些崎岖;有德的人有时很谦虚;道德高尚的人有时认为自己的道德还不足;修炼道德的人有时要偷偷摸摸;诚实质朴的人有时好像变坏了.有道之人有时候被压制;有道之人有时被闲置;成大事的人,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磨炼; 讲道理不需要很大的声音,事实和道理胜于雄辩;道理是没有形状可以让我们直接观察到;道往往隐藏很深,我们都不知其名.只有遵循“道”,万物才能善始善终.。

4. 《道德经》读书的名句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上善若水

3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 宠辱不惊

5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6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9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10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1 柔弱胜刚强。

12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3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4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15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6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7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8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9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0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21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2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2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4 治大国,若烹小鲜。

2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7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8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9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0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1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2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 推荐道德经的名句和详细解释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 这句话可以从二方面解释。

一是从修仙方面解释;二是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 下文“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修仙方面相对简单:第一个“道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据修炼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

“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意思“道”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名可名” 前一“名”是事物宝器法器或修炼方法的名称,是可以命名定义出来的,“非恒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意思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

老子是道教的祖宗,按修炼方法解释是最常见不过的,只是现代人不修真了。 尤其“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指出前面“同”修真基础是一样,但也有各种修真方法的多样性也都是必然的、可行的 按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非常困难,也众说纷纭。

以下是本人理解: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标点符号与前有区别,各人理解不一样。 老子在《道德经》的首先提出的“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在这里“天”和“道”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左传》:“天道远,人道迩。”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兵者,诡道也。”

等。又如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

“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运行法则去做,“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人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际上是错的,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一,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混同。

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础,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

万物确是从“无”中而生出“有”的种种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修炼问题。

“常无”与“常有”,是从万物之“道”讲。如果从事学习修仙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是从自己修炼角度看问题。

“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名”,因此从无生有从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万物万有,是万物的源。读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檄。”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

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

玄元之妙。更是修炼必经课程。

玄门要义的深不可测。 首,他提出“道”,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着道是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

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名”相而寻道,也没有永恒的“名”,如法国革命先烈追求的“名”,在今天许多人看来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说到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

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之“道”,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名”。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即“元” 说了一个玄,又不是一元、两元可以究尽的,玄的里面还有玄,分析到空无的里面还有空无,妙有之中还有妙有。由这样去体认道的体用,有无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极点更有妙处。

等于佛教和尚们手里拿着的念佛珠,一念接着一念,同样都是代表如环之无端,永无穷尽。

6. 老子和孟子的名言名句的鉴赏

《老子》一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别为一格,独具特色,思想内容微妙难识,玄之又玄;表现形式也言简意长,韵味无穷。

从思想上来说,《老子》一书的作者是反文学的。他认为“五色使人国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五味使人口爽,五音使人耳聋”;要言之就是“五色”、“五音”十分有害,甚而至于极端地说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这等话;断言“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把“信言”和“美言”对立起来。

但是通观《老子》全书,情况似乎与作者自已的断言很不一致。《老子》全书八十一章,文字固然简朴质实;但章章语句齐整,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具有诗歌的风味,给哲理散文赋予文学的美感。请看起首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有名,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母。

…… ——这不是深奥绝妙的哲理诗吗? 这是哲理,也是诗;是哲理与诗的统一。它的最大长处是使玄奥精微的哲理与便于耳传口授的文学手法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从事物相反相成的对比中进行逻辑构思,是《老子》的一个重要特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开头就讲美与恶、善与不善都是由比较而来的。

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就有丑与美的对立。都知道善是善,也就有恶与善的对立。

推而广之,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恒也”二字,结论性地强调这种矛盾对立的关系乃是一条永恒的规律。

文章进而把这条规律运用到政治上,主张圣人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为有为与无为,有教与无教也是矛盾对立的。结论是无为则无不为,无教则无不教。

一切依从自然的发展,即使功成事就,也不以功德自居,而人们却自然会铭记他的功德。条理清楚,主旨明确,不仅结构严密,而且通过一连串的具体事例,打开读者的心扉,启发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对他所要说的道理先有感性认识,再循序渐进地提高到理性思维的阶段,最后被他“无为无不为”的结论所折服。

这就比只说抽象的道理或一般性的逻辑推理,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 贴切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也是《老子》的一个特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中“有无相生”一段,便是以一连串的比喻说明事物都相反相成,从而论证“无为无不为”的主旨。而《其安易持》中“合抱之本,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用排比的形式运用形象性的比喻,说明事物的发展必然遵循着由小到大的客观规律。

这样贴切的比喻已成为千古名言,激励弱小者发奋图强,有志者奋斗不息。其客观意义已超过老子的原意。

因为老子是悲观主义者,他害怕新生事物,要维护旧事物,并不主张图强奋斗。他提出的“小国寡民”正是从他的无为哲学生发出来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的政治 主张无疑是反历史的倒退。但在这里,作者却能用形象传神之笔生动地描绘这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吃粗菜淡饭感到很香甜,穿粗布麻服感到很美好,住简陋茅屋感到很安适,简朴的生活过得很乐意。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的侵扰,异国人民之间也没有商品交换,甚至不用舟车,不要文字。

既不用提高物质生活,也不必发展文化生活,人民无欲无知,浑浑噩噩,满足简朴的需求,而大家相安无事,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幅多么安谧恬静的田园诗般的景色啊!虽然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他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民安居乐业的图景,在政治上便具有反对剥削反对压迫的积极意义,给处于战乱时代的人民带来希望和安慰,并且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对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进一步铺叙和渲染。 以诗为文,文约义丰,这是《老子》的又一特色。

《老子》一书是讲哲理的,但是毫无枯燥晦涩的感觉,给人以清新活泼的韵味。一般地说,诗歌讲意境,讲辞藻。

《老子》一书的诗文风韵却并不在于追求新巧的立意,更不事雕琢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精练简朴的语言来表达意蕴深厚的思想感情。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立意在于说明“无为而无不为”,但却从美与丑、善与不善的对比开始,然后接之以“有无相生”等一连串形象性的排偶短句,增强文章的气势。

而“恒也”二字犹如一锤定音,说明这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进而归纳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顺理成章了。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突兀而起;又以“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两句作结,戛然而止,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如果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在立意上采用归纳法以达到文约义丰的话,那么《其安易持》与《小国寡民》二文则都是采用演绎法,开篇开门见山,提出主旨,也同样收到文约义丰的效果。在语言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如“无为”,“无执”,“欲不欲”,“学不学”,“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等等,在极其简练的语言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或深奥的道理,为读者留出驰骋想象的余地。

老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个时代的落伍者,但《老子》一书重视对客观现实规律的总结,以朴实的文学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7. 道德经名句第三十八章

请问您想解决什么?

译文:第三十八章:上乘的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这是实在有德的;下乘的德不失离形式上的德,这是没有实在的德。上乘的德自然而然不有心作为,下乘的德顺应自然却需有心作为。上乘的仁有所作为是无意而为,上乘的义有所作为是有意而为。最讲求礼节的人有作为也无人响应,于是强行拽人服从。可见,次于践行自然规律的是有德行,其次是仁,再次是义,更次是礼。下降到讲求过分礼节则是忠信不足,祸乱的开端。自以为有先见之明过分自信判断事情发展的人,是虚华的片面的认识自然规律,是愚昧的开始。则有,大丈夫立身处世按淳厚笃实的自然规律,不按浇薄虚华的礼节。因此要舍弃较薄虚化而取用淳厚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