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千古流传的诗句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全文如下:
《三峡》
朝代:南北朝
作者: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发布时间: 2005-11-10 11:26:00 被阅览数: 110 次 来源: 三峡在线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自古以来,凡名山名川均与名人名家结有不解之缘,呈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的奇特现象.长江三峡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扬四海,一方面固在于其作为自然景观,因山水雄、奇、险、秀而甲天下;另一面也在于其众多的人文景观,得益于历代骚人墨客倾情三峡,留下一串串光辉足迹于山峦水畔,写下一篇篇不朽诗章传颂于后世,在长江三峡滚滚不尽的激流里,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 古代之文化名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名山胜境乃其本生所愿.长江三峡这人间奇绝的山水画廊,宛若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他们从天南地北纷至沓来,一睹三峡神奇风采.于是,这风高浪急的滩头,有壮丽的歌吟;这峡畔荒凉的古寺,有隽永的碑刻;这云雨巫山之中,有清悠的"竹枝词"踏地而来;这幽深石洞之内,有诗唐词宋两代文豪酬唱流传于世……,三峡给历代诗家词客以文学的养料和创作激情,而他们则报答三峡以文珍墨宝和名人效应.1、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屈原屈原辞赋悬日月 三峡风流传古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名平,字原,中国最早的一位伟大爱国诗人.他在约在公元前343年诞生于长江西陵峡畔归州(今秭归)的三阊乡乐平里一个名叫香炉坪的小山村.屈原一生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追求真理,向往社会美好.他把天赋、才华和政治激情,倾泻于他的光辉诗篇之中.雄浑奇丽的三峡山水及其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了与日月争辉的楚辞,造就了屈原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奇才.2、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不知源起于何年何代,也不知是经哪位大美学家的评审,人们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汉代明妃王嫱、三国时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蝉、唐玄宗封为贵妃的杨玉环并称为古代四大美人,并且得到了后世的一致公认.如今用现代观念评说四大美人,则西施、貂蝉、杨贵妃三位美人皆成了古代残酷战争的牺牲品,唯有王昭君以其美的容貌、美的心灵,为汉、匈奴和好作出贡献而载入史册,传颂千秋.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3、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人们称之为谪仙、诗仙、酒仙.李白才华横溢,诗风雄奇豪放,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颗璀灿的巨星.李白在三峡写的诗虽然不是很多,但首首皆为精品,句句脍炙人口,有的甚至成为传诵至今之千古绝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诗中所表现出的写景与融情、浪漫与夸张,飘逸与豪放,皆达到高上境界,至今无人超越.这是李白为三峡竖立的一座诗的丰碑,也是李白留给三峡的最宝贵的遗产.4、杜甫&[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 推荐给朋友 | 打包发回信箱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相关同类新闻:历史文化名人与长江三峡 --------------------------------------------------------------------------------发布时间: 2005-11-10 11:26:00 被阅览数: 111 次 来源: 三峡在线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nbsp;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杜甫是在三峡地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位诗人,他飘泊云阳、奉节,寓居两年半之久,在三峡期间共写出了400多首诗歌,也是历代诗人咏唱三峡诗歌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位诗人.研究杜诗的学者认为:这是杜甫一生风格最完善、成就最全面的时期,代表了杜甫诗歌艺术辉煌的高峰.这是三峡给予杜甫的丰富养料,也是杜甫给予三峡的丰富回报.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5、刘禹锡 刘禹锡因贬任夔州刺史而与三峡结下深厚情缘,他是在三峡地区任官职最长的一位诗人.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禹锡入峡任夔州(今奉节)刺史,在三峡中度过了两年多刺史生涯,写下了不少三峡诗文,特别是把三峡地区的民间歌曲《竹枝词》推陈出新,使《竹枝词》成为雅俗共赏的诗歌艺术形式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无愧于创建三峡新《竹枝词》的一代师宗.名句有:"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著名的长诗《长恨歌》、《瑟琶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白居易与三峡有着很深的情缘,并在西陵峡口的石洞中留下千古诗话.为古今津津乐道的是:公元819年春,白居易进峡赴任途中,在夷陵同离任通州出峡的元稹相遇.白居易及同行的弟弟白行简与元稹三人一同游览了峡口南津关半岩中的一个溶洞,在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序刻于石壁,此洞遂名为"三游洞".由于白居易等三人的光临和诗作的影响,一个无名石洞从此名声远播,历代文化名人游览不绝.宋代苏洵率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亦游览此洞,并效法各题一首诗于洞壁.世人称此为"后三游"."三游洞"的佳话,充分说明了三峡的名人效应.7、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