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恨有多深,爱就有多深,你现在恨说明你还爱着她,好好珍惜这份感情吧!
之一
情有独衷未解人
相思成病只丝魂
谁知妙人远离身
恨恨无计哪堪论
之二
银树枝头鸟鸣春
千番思悔不应分
伊如知晓余心痴
只待青鸟传佳音
之三
世间芳华不曾闻
惟独只爱卿一人
卿今离我独自去
我自飘零对乾坤
之四
悠悠漠上日黄昏
孤影长飘慢吞吞
老树枯藤空余愤
残鸦啼血孤我魂
之五
我走三川狂急奔
马踏泥地声的的
世间若有神明在
定要不容负心人
关于疾病的古诗有 1、寄李儋元锡 唐代: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我倒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2、咏三良 唐代:柳宗元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译文:衣冠整洁的三良正遇上明君秦穆公,他们才高志大,一顾一盼都光彩四射。 他们竭尽全力辅助朝政,使秦国与列国鼎足而立,受到四方称颂。
三良效忠穆公恳切殷勤忠诚不二,君臣间恩礼情义就像秋霜般洁净。 穆公在生时同三良就像一个人一样,死了也不肯同三良分身。
壮士之躯埋闭在幽深墓道,勇猛之志只得填充在棺木中。 人死陪葬不是礼义之举,况且还是用他的忠信良臣! 霸主的基业于是乎衰败不振,而晋楚的国势趁此壮大兴隆。
魏武帝之子之所以不从父命,以人为殉,是认识到父亲被疾病搞迷乱了,遗命不需要遵从。 康公遵从非礼的殉葬作法,陷入父皇陷阱,我想揭竿而起讨伐那昏庸的秦康公。
3、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代: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译文: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 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
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4、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5、病牛 宋代: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译文: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近代西方医学提出的“心身医学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view/419503.htm?fr=ala0_1不过中医早就有关于情志致病的阐述,这是中国的心身医学,早于西方数千年。《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yi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这说明了心是致病的重要根源(其他还有六淫、食伤致病),现代心身医学认为人得病有超过半数达到80%多与心理因素有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从偏旁部首来看就都与心有关系(喜除外,但它是心所主的情志)。你说的恨,也是心理活动之一,任何心理活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使身体不受其所害。最好是学习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纵欲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心志祥和则真气充盈,气血健旺,病无从而来。建议多看看《黄帝内经》,就前面几章即可。
其实,不管修道也好,学佛也好,养生也好,处理日常事务也好,都在心上下功夫,离此一事无成。做自己心的主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