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人深藏不露的句子

时间:2023-06-05 12:05:48来源:<佚名推荐访问:好词好句

不露锋芒

比喻人深藏不露的句子

【拼音】:bù lù fēng máng

【解释】: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示例】:寇忠愍拜相白麻,杨大年之词,其间四句曰:‘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宋·沈括《梦溪续笔谈》

【近义词】:深藏不露

【反义词】:锋芒毕露

【歇后语】:一把利剑藏袖筒

【语法】:作谓语、定语;比喻不显示出才智来

不露圭角

【拼音】:bù lù guī jiǎo

【解释】: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示例】:如彦高《人月圆》,半是古人句,其思致含蓄甚远,~,不犹胜于宇文自作者哉?★元·刘祁《归潜志》

【近义词】:不露锋芒

【反义词】:锋芒毕露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深沉、不露锋芒

真人不露相

【拼音】: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解释】: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恐为久淹,失了大事。”

【示例】:俗语说的:‘~。’我且用话探他一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四回

【近义词】:藏而不露

【反义词】:锋芒毕露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咬人狗儿不露齿

【拼音】:yǎo rén gǒu ér bù lòu chǐ

【解释】: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示例】: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2. 形容深藏不露的歇后语

1、形容深藏不露的歇后语: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2、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一部分是“俏皮话”,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文字游戏。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

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3. 比喻“深藏不露”的成语

1、卧虎藏龙

读音:[ wò hǔ cáng lóng ]

释义: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出处: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韬光养晦

读音:[ tāo guāng yǎng huì ]

释义: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3、绵裹秤锤

读音:[ mián guǒ chèng chuí ]

释义:丝绵里裹着秤锤。比喻深藏不露。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大沩果禅师法嗣》:“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师曰:‘绵裹秤锤。’”

4、深藏若虚

读音:[ shēn cáng ruò xū ]

释义: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出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5、伏鸾隐鹄

读音:[ fú luán yǐn hú ]

释义:后泛指隐居的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