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些都是平时觉得比较熟的论语名句,一句句粘贴过来的,。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君子不器。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逊)。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见得思义。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系,远之则怨。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蕴含着朴素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堪称中国人的圣经。
(一)论学篇 一个人要想提升生命的价值,必须不断地增进知识和技能,而通向这一目标的道路唯有学习、摸索。 朝闻道,夕死可矣。
只要对真理、信仰有发自内心的迫切追求,什么时候追求到都会欣慰不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师引导的前提是什么?是学生充分准备、积极思考、产生求知的欲望,否则,教师如何启发也无济于事,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发自内心的兴趣与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与不竭的动力,事业、生活亦然。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让我们静静地读几本书,听听父母的唠叨、师长的教诲呢?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的学问造诣与人生修养,让他永远快乐,永远年轻。 (二)励志篇 许多人衣食无忧,却最终一无所成;孔子穷困半生,却影响了中国两千五百年以至更远。
为何?因为孔子懂得励志:既勉励自己,又激励他人。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应有阶段性的任务和目标,同学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业精进,全面成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在为理想奋斗的征途中,坚忍不拔之志比经天纬地之才更为重要。
(三)处世篇 无论古今,“处世”都是一门学问,学会处世都是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具备的能量,既可以温暖自己,又可以照耀他人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人先正己,领导、师长的表率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既然已失去了往昔,那就想办法去赢得未来吧! 言必信,行必果。
这只是孔子心目中“士”的第三等标准,但要达到这个并不很高的层次对许多人来说也是考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关键在于你是金子吗?如果不是那还等什么?快点努力增加自己的含金量!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原来辩证法早就有了。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时我们从改过自新中汲取到的财富比成功都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自省”事实上就是举起了自我解剖的刀,敢于自省者有大智、有大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选择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受他们的影响熏陶,自己的思想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四)识人篇 识人确实不易,要有火眼金睛。因为有些人善于伪装自己, 在伪装的外表下, 一颗什么样的心,万分难测。
但孔子其实早就告诉了我们识人的准则。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荀子说:“言无常信,唯利所在,可谓小人。”我不禁想:人类失去诚信,世界将会怎样?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地与文采内外统一,不可或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拥有高远的智慧、良好的心态,必然襟怀坦荡;小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必然忧愁不安。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成人之恶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敢苛求成人之美呢?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保持自我的人格、个性、见解与空间而非一味求同,才是真正的和谐之道。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智者思维活跃,如水般灵动;仁者品德宽厚,如山般沉稳。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为什么“仁者不忧”呢?一个仁德的人,心胸坦荡,不会为个人的得失忧虑。但有时正因为他仁德,他才会有常人不会有的忧虑,即“先天下之忧而忧”。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临生死考验,宁可为仁义而舍弃生命。
它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正义献身,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孔子赞扬伯夷、叔齐兄弟让位,他们的行为才真正符合礼的标准。
可惜历史上更多的是手足相残的“玄武门之变”啊!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这是孔夫子对弟子的难得褒奖。
是啊,为了理想,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人总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 (五)述评篇 《论语》表述三言两语,内容丰富多彩。孔夫子在政治、文学、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想纯正”或许也应该是现在文学创作的准则吧。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为什么中国人凡事都喜欢折中,原来中国自古就有中庸思想,就连哀与乐都不可过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启示】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也是孔子认为的君子应该具有的气度与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
【启示】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这句话就是修身的基本方法——自省。
孔子所处的年代动乱不堪,弑父犯上作乱的现象已经甚为普遍,很多人已经不重视道德的修养,传统观念出现危机,这是孔子不愿意见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
【启示】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
【启示】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