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偏僻很偏僻的村庄,那里的人们甚至连电视都不清楚到底是三角形的还是长方形的。几乎没有人在那里经过,甚至连村里的人很少变动。人们老老实实的种地,过着原始生活。他们知道村子里总共有2、3百人,包括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以及快断气的老人。
整个村庄只有一座小学,那里的孩子也就90来个,所以就只能说是私塾。学生的课本都是老师自己抄写的,村长那里有一台很旧的印刷机,古老的已经生锈,不能再工作了。学生很调皮,不懂得规矩,只知道天天跑到山上放羊,等到家长拿着擀面杖来威胁着去上学,才极不情愿地背上书包,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去学校。
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粉笔是每年发5根,省着用。老师也就有3、4个,谁上累了,就换另一个老师。课程无聊的很,无非是古诗、劳动常识和数学。没有课外书,假如新来的老师带来一两本手抄书,就会争着去借,读到可以背得滚瓜烂熟为止。教师的工资有限,每月10块钱,多一分也不行。所以,在第十位老师走后,已经有近1年没来老师应聘了。
一辆吉普车开过这个小村,村长拿出最好的饭菜迎接。来者是一家子,女儿刚刚初中毕业放暑假。父母带着孩子出来溜达溜达,就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村庄来了。女孩叫可玲,她很想留下来,但父母忍受不了乡村的贫苦,给她留下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就走了,到快开学时再来接她。可玲就住了下来。
村里的人都没有见过手机和电脑,都纷纷来到可玲的住处参观。一开始可玲还担心被坏人偷走,但后来她发现,简朴的生活让这里的人们心灵受到了净化,没有一点杂乱的思想。因此没有小偷和杀人犯,这里根本不需要警察。另外,可玲还发现了在大城市里没有的便利,就是衣服即使是脏了,也显不出来,因为别人的更脏。
没多久,可玲就跟村里的人混熟了。她觉得好多小孩都们在家里做活却不去上学,便找到了村长,来讨论教师的问题。一时,村长不知所措,只得叫来校长来商量。校长还是聪明人,他看中了比常人聪明一块的可玲,以及她的组织能力,决定先试用可玲几个星期。
可玲是个热心肠的孩子,她希望别的孩子都能识字,这等好事怎能拒绝。小小年纪就开始当老师可真不容易,首先找学生就是一份苦
差事。有着1年没上学的孩子,很不习惯被关在一间教室里。可玲就一家家的找啊,迷路了好多次,都是奇迹般的碰见一些家狗,才能摆脱困境。鞋子磨破了,用干草补上;衣服挂破了,借一块布缝上。但在种种苦难中,可玲却从未流过一次泪,她心里清楚,别的孩子受的苦一定比自己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