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市镇三年巨变成因调查

时间:2018-02-08 01:21:41来源:<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蔺市镇三年巨变成因的调查
    涪陵区蔺市镇近三年来社会经济飞跃式发展,冲破了一直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从一个在区内相对落后的乡镇跃居全区前列。这既得力于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是新一届蔺市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善抓机遇,开拓创新,团结拼搏,求真务实,用辛勤我智慧换来的。
    2001年8月,蔺市镇新一届党委、政府组建,当时的蔺市是徒有虚名的老区、老镇。撒区并乡以来的近10年发展十分缓慢,场镇也没有多大变化,在全区46个乡镇单位中(包括开发区、办事处)综合目标考核排名在20位左右。上级领导对该镇有看法,群众也不满意。二年后,蔺市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600万元,比2001年的2830万元增加了770万元,年均增长13%;乡镇企业产值实现了7500万元,比2001年的2398万元增加了5102万元,年均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168元,比2001年的1877元增加了291元,年均增长7%;财政收入实现437.5万元,比2001年的233.8万元增加了103.7万元,两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了43%。现已新建场镇街道3.6公里,新增场镇建成区面积0.9平方公里,达到1.4平方公里;高质量完成了医院、小学、政府、粮站、供销社、信用社、国税、地税、运输公司、酒厂、榨菜厂等十多家单位的移民搬运,涪二中、食品站的搬迁正在进行之中;新建成面积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个,修建了全区第一条步行街。蔺市镇党委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区委命名为红旗乡镇党委,2002年、2003年分别获区府综合目标考核前8名、前6名。该镇能在短时间内扭转被动局面,取得巨大成绩,笔者调查认为:
    一、有一个充满活力,团结战斗的好班子
    换届后的新班子是蔺市有史以来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最低、文化程度最高、团结协作最好、务实精神最强的班子。班子12名成员平均年龄37岁,比上届平均年龄减少了近10岁。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文化10名,占83%,其中本科学历6人,而上届11名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有3人。班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显着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新一届班子注重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班子成员分工不分家,注重团结合作,在这个班子,看不到内耗,大家一心一意谋发展。党委书记任志华,思维敏捷、作风民主、办事果断,是难得的好班长,蔺市能获得这样的发展,其功不可抹。
    党委政府一班人,力戒空谈,务求实效,如在场镇建设上,各单位部门的建房设计都要由班子成员会审定,以保持场镇建筑的整体风格。
    二、思路清、目标明
    蔺市前两届党委政府均提出了要创全区一流强镇,都没能实现。本届党委政府客观地分析了原因,理清了思路,科学地制定了目标。在新一届党代会、人代会上,提出了今后三年全镇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xxxx”重要思想,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发展主题,抓住机遇,扩大改革开放,强化基础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推动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三年采取面向市场,加强农业,突出工业,重视集镇,搞活流通,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具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以,以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先导,以发展作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打牢商品农业和科技兴农两大基础,抓好村镇建设和移民迁建,实现乡镇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有较大突破,建好大宗农产品和集镇配套服务两大基地,促进镇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提出了今后三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0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27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6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万元,开发性移民取得突破性成效,全面完成移民新大街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红旗乡镇党委和涪陵区一流强镇的目标。此目标,到2003年就全面实现了,比预期提前了一年。
    三、抓改革,促发展
    首先在全区率先进行了村级行政区划调整。结合村级换届,该镇就进行了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比全区整体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提前了一年。新一届党政班子组建后,通过调查发现,村社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整体战斗力强的不多,村社集体经济薄弱,此现状如不改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执行,各项工作任务难以落到实处,要改变蔺市的落后现状创一流强镇,就必须予以调整。通过调整,将25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调整为12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村级干部减少了57人,村级干部文化程度从调整前的小学文化占相当比例为全部达到初中以上,高中文化占主体。在干部设置上,只专设村支书、主任、会计(文书)、计生专干,其余干部由以上四职兼任,兼不了的设专职,从而大大减少了村干部的职数。
    一年后的2002年底,该镇在全区率先进行了村民小组的撤并,从原143个村民小组撤并为64个,精减和精干了村民小组干部。
    其次,开展了机构改革工作,全镇原有行政在职干部职工50人,事业单位13个,事业单位干部职工101人,通过改革,分流行政干部14人,清退临时人员23人,事业站所归并为7个。机构和人员的精减,为轻装上阵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矗
    四、巧抓机遇,善抓机遇
    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稍纵即逝,抓不住机遇就错失了良机。蔺市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识到了这一道理。蔺市这块热土遇上了两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移民迁建,全镇静态移民资金赔

付1.3亿元;二是渝怀铁路修建,渝怀铁路贯穿全镇达4公里多。蔺市镇党委政府以移民迁建安置为契机,拉动场镇建设的发展,以移民建房与集资建房相结合,加快场镇建设步伐,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效果非常显着。
    蔺市场镇建设巧妙地与铁路修建相结合。蔺市移民迁建是后靠安置的方案,而后靠的地是一块凹地,需要大量的土方填充,恰好此时,渝怀铁路修建在蔺市要穿越两个隧道,大量的土方要外运,蔺市镇党委政主动与铁路修建方多次洽谈,在互利的条件下,达成了将隧道出土填充场镇凹地。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铁路两隧道完工,场镇上的凹地也填好,用较少的资金,花较少的精力,就扩大了城区面积,快速的完成了移民新大街的修建。
    五、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蔺市镇党委政府注重培养干部的创新意识。一是每年组织全镇行政干部、事业站所负责人、区级派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外地考察学习,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二是组织村社干部、专业户到山东寿光、重庆附近的铜梁、壁山等地参观学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多次聘请了西南农业大学的教授来镇讲授蔬菜种植技术。四是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学习。通过种种渠道,全方位提升干部的素质。
    总之,蔺市镇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蔺市镇党委政府和全体干部群众真抓实干结出的硕果。
    不甘落后的蔺市镇党委政府,又开始建设小城市的行动,城市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的城市规划已获批准,沿江街道已破土动工,拖板桥工业区已成功引进了四家企业。未来蔺市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