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座谈会领导讲话稿

时间:2018-02-07 23:21:53来源:<推荐访问:领导讲话稿
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的脊梁。储备、培养和使用一支靠得住、有本事、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是一个地方党委、政府的最大实绩和政绩;储备人才就是储备××发展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能有今天的成就,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地方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和干部队伍的竞争;干部队伍的竞争,核心在优秀人才和年轻一代综合素质的竞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不渝地推进“521”人才战略,始终不渝地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提供宽广的舞台和肥沃的土壤,始终不渝地为年轻干部施展才华、奉献青春创造最好的条件和环境。三年来,全市“521”工程共引进二本以上大学生602人,其中研究生22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干部第一学历本科以上的人数,XX年只有1158人, XX年则达到2163人,8年净增1005人,其中近三年增加602人。这就是核心竞争力,这就是××的未来。正是我们始终秉承“人才关乎发展、人才决定未来”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到今年年底,全市gdp将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将突破20亿元,与XX年前的不足20亿元、2亿元相比均为10倍的增长。可以说,前十年,我们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将迎来一个什么变化、将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深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能否实现率先崛起、“弯道超越”的目标,建设“开放大气、和谐秀美”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能否早日实现,更多的希望是在全市年轻干部,尤其是今天在座的年轻干部。
  一、你在为谁工作——年轻干部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执着的信念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古往今来,凡有作为者,无不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而且大多立志于年轻之时,追求于一生之中。人的一生只能拥有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党和人民的事业、与自己的岗位职责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
  为此,坚定理想信念是年轻干部紧迫而毕生的必修课。具体来说,要在“三个加强”上下功夫:
  一要加强政治修养。加强政治修养,在工作生活中要突出“四信”,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中央的信赖,真正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旗帜,是实现国强民富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是唯一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领导核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年轻同志们要不断加强政治修养,要切实注重“三看”,一是要看时政新闻,二是要看党报党刊,三是要看地方新闻。并力争做到“三曰”,即南宋吕本中在他所着的《官箴》中所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正确把握中央精神、上级政策,而不至于迷失方向、偏离“航道”,不至于落后群众、当群众“尾巴”。
  二要加强道德修养。做事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做人先立信。高尚的道德修养,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力,一种不威而严、不令而行的人格魅力,一种宽宏大度、虚怀若谷的胸襟,一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诚信。是年轻同志们在走向社会之初、迈上人生旅途之初,更应该将立德作为人生第一课。因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业务能力,它会因环境的改善、个人的努力、组织的培养而得以提高,而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定型之后,世界观、人生观确立之后,就不会也不可能因职务的升迁、财富的积累、年龄的增加而改变。所以,自古以来国人对为官从政者有着比普通老百姓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寄希望于为官从政者成为国人道德行为的楷模。孔子所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官从政者的道德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左传》中讲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和立言,其中把“立德”放在第一位。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唯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富有哲理,震撼激荡人心。从这种意义少说,年轻干部尤其是新近参加工作的同志,你们正在书写的是一篇道德文章,正在答写的是一篇品德问卷,希望大家切实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注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做光明磊落之人、诚实厚道之人、与人为善之人、谦虚谨慎之人。
  三要加强作风修养。作风体现素养、关乎形象、决定事业成败。自古以来,仁人志士都把勤政为民、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有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郑板桥在山东潍坊县任县令十二年,也有一句名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