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炎热。踱入渌江书院,遇见满地浓荫,身与心,便生出了许多清凉。
作者:万利书
书院位置图
这是一棵老樟树投下的浓荫:厚实处挡住烈日,斑驳里透出微风;且无论落于石阶上,还是缀于墙壁上,都赋予书院厚重与沧桑的意味。和“书院”这个词汇一样,这里早已覆上了岁月的苍苔,它静默于渌江西岸,任由人凭吊、怀想,或擦身而过。如今书院已辟成一个公园,此刻,就有人沿曲折蜿蜒的石阶上下来去锻炼身体、在书斋门前的空地上欢呼雀跃打羽毛球,或在院中的日月亭里发呆、在院后山林间的小路上遛狗,使空寂的山坳生出人气。只有眼前这棵千年古樟树默然而立,和开罢了花的杜鹃、长抻了叶的冬青,和其它蓬勃于盛夏的树木山花、野草藤蔓一起,把书院的亭台楼阁掩映出了几许幽深,让我对沉淀其间的历史顿觉肃然。
书院建在醴陵的西山脚下。
从渌江西岸边抬起眼,书院山门古雅简洁,正对一块大石做成的照壁,上书:“求经师更求人师”。拾级而上,见书院占地仅十余亩,内涵却丰硕,建于宋以来历朝历代的亭台楼阁,疏朗有致又彼此呼应,与充盈其间那些名人题写的匾联诗赋一道,透出了历史悠久、文脉深远的气息。来到最高处的五贤堂前朝东一望,眼前的书斋群落古意盎然,远处,隔了宽阔而平静的渌江,就是醴陵城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此刻天气晴好,可一览几里外的渌江桥。那是一座始建于南宋、至今车来人往的石拱大桥,它横跨湘江的主要支流渌江,历经了二十三次损毁与重建,与同年岁的渌江书院一起,见证着醴陵的浮沉兴衰。
古樟就立在书院门前,它1500多岁了,比书院的历史久远得多。如今,书院的馆舎已成了展馆,莘莘学子是见不着了,但缓缓疾疾的风吹过来,古樟树的叶们便发出或轻柔或脆响的簌簌沙沙声。若有若无中,我仿佛就听见了师生们翻阅书籍、吟诵诗文的声音,听见了岁月深处传来的先贤们的脚步声。
一 “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
五百多年前,王阳明在这棵古樟下,写就了这样的诗句。深潭是百步之外的洗心泉,水虽不大,却从未竭,至今泉流淙淙,悄然汇入渌江。作为“心学”之集大成者,王阳明本就是一只俯仰天地的巨鹤。他的“吾心即宇宙”之说,与一百多年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否异曲同工?留待哲学家们去深究,但其思想传世久远,却是不争。然此诗里的鹤倒非自诩,而是在颂扬那些更早他三百多年的前辈。
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南宋乾道三年也即1167年,朱熹从福建崇安跋涉月余来到了湖南,只为与张栻一会。张栻是汉代“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之后,又是当朝右相张浚之子,真正的“官二代”,却无意枕着祖先的功劳簿与父辈的财富堆享受荣华富贵,而是精研学问,成为一代大儒。这二人同为理学祖师程颢和程颐的第四代弟子,只因师脉、学养等不同,对学术中理、气、心、性等概念,有了不同的理解与诠释。他们德性相互契合、学问有待商量,早已期待一次深入的交流。
由此,湖湘大地迎来了一场载入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朱张会讲”。
这场850年前的盛事,史籍有无数记载,今人有众多解评:说断断续续竟讲了两个多月,从秋天一直讲到冬天;说观众听众无以计数,“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骑来的马将书院前池的水都一下喝干了;说二人讨论《中庸》时,“三日夜而不能合”,也就是三天三夜没睡觉;说这次会讲对朱熹的思想影响很大,而他的学说也成为后世湖湘学派的核心内容;说岳麓书院从此成为名留青史的文化符号,有人就“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
二十世纪末,有名噪一时的某作家到岳麓书院点评中华文化,结果引来嘘声无数,只因大家认定他远没资格在这里露脸。就在今年初,金发碧眼却专注于中国宋元思想史研究的美国著名教授Hoyt Cleveland Tillman,还到岳麓书院讲课,内容即为朱熹、张轼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意义和影响,内容兼及同时代的胡宏、张九成、吕祖谦、陈亮、陆九渊,还有明代的王阳明等……这纵贯数百年、横跨东西方的现象,真真印证了朱熹自己对这次会讲的感慨:“悠然一长啸,妙绝两无伦。”
却少有人知道,这次主场在潭州——也就是现在的长沙——岳麓书院的创举,序幕却是在醴陵西山脚下拉开的。在醴陵,朱张会讲又被称做“西山会讲”。走进渌江书院,来到东侧书斋的空地处,只见草坪上立一雕塑:朱、张二人席于地上,相对而谈,面色真诚而严肃,那场面既无风花雪月,也非剑拔弩张,惟有清气氤氲,鹤影依稀。
朱张西山会讲雕塑
徘徊在古樟树下,我自问自答:如此大事,为何始于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渌江书院?相信不是偶然:朱张两年前已见过面,且一直有书信往来。最大的可能是:时任办学已二百余载、弟子达数千之众的岳麓书院主教的张栻,专程移步到醴陵,迎接不远千里跨过渌江桥、践约“往从而问焉”的朱熹,彰显大师间的相互敬重。又为何采取开历史先河、为后世效仿不绝的“书院会讲”,而不是以往常见的“私聊”?除都自认为人光明磊落,为学真理在握,无需遮遮掩掩外,更是想通过这种公开的交流论辩,达到宣扬学术、传播思想、引领风尚、教化一方之效果吧——“传道而济斯民”,就是张栻的教育理念。
果然成功了:这场意义非凡、盛况空前的文化盛事,方一开场,就令“肃衣冠而至”的醴陵学子们心智大开,人虽散,曲未终,它对华夏文化在渌江沿岸的根植与传播,起到了引流开源、启蒙教化的重大作用。
二 “西山会讲”尚余音绕梁,醴陵又迎来了文化构建与发展的又一位推波助澜者——吕东莱。
“浙东学派”婺学代表人物吕东莱,对朱熹仰慕已久。据说他听闻有“朱张西山会讲”,便从家乡匆匆上路,可等他赶到醴陵,朱、张已北上岳麓,而两人掀起的学术热潮,则大大冲击了他的学派在此地的影响。失望懊恼之余,吕东莱索性不走了,在醴陵另建东莱书院,摆开讲坛与渌江书院相抗衡。于是,理学与心学——当时中国最高学术思想的对恃,又在这里摆开了道场,再度掀起文化波澜。聪明的醴陵人众不偏不倚,无论渌江书院还是东莱书院,大家都“望风景从,争相亲炙”,让吕东莱难以收手,只好“侨醴三年”。两爿讲台犹如两掌相击,在渌江畔拍出了回荡至今的文明之声。
或许是为了弥补遗憾,抑或是表达敬意,不久后,吕东莱在江西上饶又发起了“鹅湖之会”。这又是一次对中国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讲,对话双方是朱熹和陆九渊,吕氏意图和合“理学”与“心学”日益激烈的论争。虽然调解收效甚微,但他自己于学术研究却获益丰硕,应验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之理。
朱熹,朱子也,“程朱理学”创立者之一。他与张栻、吕东莱也就是吕祖谦,被后世并称为南宋“东南三贤”。同时代人陈亮说:“东莱吕伯恭(吕祖谦),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荆州(张栻)鼎立,为一代学者宗师。”而陆九渊,则是“心学”的开山鼻祖,三百年后,他的学术被路过渌江书院、赋诗古树深潭的王阳明发扬光大,传世至今。
三
醴陵人有福了。
无论专程还是路过、刻意还是偶然,荏苒时光里,这些先后到来的大家,从源头上深刻融入了醴陵的文化发展、精神构建和价值认同。醴陵地处湘东,据说宋以前也属教化未及的蛮荒之地。而自南宋后,醴陵竟一口气兴创了九所颇具规模的书院,即使到了清初,朝廷已有“不许别创书院”的文教控制,醴陵人还是创建和重修了五所书院,可见崇文敬学已蔚然成风。
走进书院改建的展厅,身心皆一片清凉。不惟避开了炎夏酷日,更因院内屋里清气袭人:一个乡办的小小书院,仅清乾隆至咸丰的一百年间,竟然有过五位翰林,也就是皇帝的文化顾问,在此执掌过院印和教鞭!
醴陵人亦惜福。
他们记住了那些为这方土地带来进化的先贤:“朱、张会讲”后不久,人们就在朱熹设坛的地方立起了朱子石像,尔后又建起朱子亭以“祠之”,待三十年后朱熹再次来到渌江书院,陪侍他的两位学生吴猎和黎贵臣,居然都是醴陵人,且后来两人都曾执掌岳麓书院,继承了张栻和朱熹的衣钵,肩起发扬光大湖湘文化的重任。再看镌刻在渌江书院门头的“恩承北阙,道接东莱”的对联,其中的东莱,还有散落于渌江沿岸的“夫子坡”、“东莱桥”等,都是为了吕东莱。而后来在贵州“龙场悟道”的王阳明,他的《过靖兴寺》亦被后学名家书写并镌刻碑上,敬立于古樟前。渌江书院经历了八百多载岁月,也曾有过天灾人祸,有过重修移建,但如今还被敬立于西山脚下,并未出现他所担心的“欲询兴废迹∕荒谒满蒿莱”的景象。
书院后不远处,有一泓山泉,清冽甘甜,附近住家每天络绎不绝,车载人背,用桶用罐用瓶取回家中饮用。这泓泉水的名字不知是何时取下,叫做:“饮水思源”。
四
如今书院门前的这棵老樟树,树干已粗壮到三四个人才能合抱;树皮则粗粝硬铮,爆裂成了无数不规则的竖条,却依然坚硬如铁,紧紧包裹在树干上,张力尽显。树是一年长一道年轮,那么绵绵一千五百多年,它该是有了多少记忆?
它一定记得,曾经有过一个已被人遗忘的称谓:山长。
山长,一山之长。让我顿时联想到以山为家以岭为伍,天当被地当床,渴饮幽泉饥啖野果,俯就萤火读书仰对月光吟诵,可调度树木花草可号令鸟兽蝶虫,远离尘世不在人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何等快哉!
山长就是书院第一管理者的称谓。中国的书院萌于汉,成于唐,兴于宋元,曲折于明清,终于民国前夕。它出身民间,是藏书、研习、辩析、授课的场所。汉时有学人自己“筑精舍”,聚生徒,讲私学。这“精舍”就是书院的前身,建于山野,“秋夏读书,冬春射猎。”学生除读书外,还有许多时间与大自然亲近,承接天宝物华——“山长”之谓当是由此而来。后世书院亦多建于疏离闹世之地,除为了清静读书受教悟道外,还有精神自由、思想独立的寓意。纵观千余年,尽管书院的身份在官办民办两边变来变去,甚至有时沦为科举的附庸和党争的工具,但崇尚学术自由与思想解放,一直是其基本特质。史上有识之士在书院针砭时弊,引来当局不满、禁锢甚至绞杀的事例不少,如明末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也即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的诞生地,就因“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被朝廷阉党血洗。但是,因袭其基本特质,为书院培育的历代栋梁之才就更多了,譬如“恩承北阙”之北阙——岳麓书院,近现代就出了一大批经天纬地、傲视天下的人物。
其中就有在渌江书院当了三年山长的左宗棠。
左宗棠,晚清重臣,爱国名将。他青年时就崇尚“经世致用”,认为莘莘学子以文取仕路途曲遥,而死读经史子集也非培育英才的唯一通途。就任山长后,他删削了大而化之的说教闲篇,而另增了舆地、兵法、农经等实用课程,并带领学生走出书斋,登西山,游渌水,瞻仰先贤,依山川地形演练战阵,学用结合。这些经历成了他辉煌生涯的预演,且培养、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后来在他的军帐中,许多人都是讲醴陵话的书院弟子,他们深得“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真传,被调教得豪气冲天,胆识过人,成为左氏嫡系,许多人屡建战功,缔造了“无湘不成军”的传说。凭借深厚的学养、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后来的显赫功名,左山长成为醴陵人的精神偶像,古朴深厚的渌江学风经他点化,又添了“少酸腐、重实干”勃勃生气,这些作为,无疑是书院文化“元气”的传承。
“求经师更求人师”,我品味着书院山门口、镌刻在岩石上的这句话。
千年古樟树与后人刻立的王阳明诗碑
五
渌江书院所倚靠的醴陵西山,不巍峨,亦不奇险,却并非寻常之地。
老樟树侧,与书院相邻,与宋名臣祠相依,就是王阳明所游的靖兴寺,寺里立了李靖与红拂女的塑像——书院后山一隅,就葬着红拂。红拂为隋朝权臣杨素的侍妓。一天,一布衣青年来见杨素,畅谈天下大势。此人英姿勃勃,见解非凡,令阅人无数的红拂也一见倾心。当晚,她便寻到青年的住所,以身相许,并与之私奔,成就一段千古佳话。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唐朝的开国元勋李靖。后来红拂随卫国公李靖南征,染上沉疴,病逝于醴陵,埋香西山。红拂虽非本地人,其敢爱敢恨的豪气却融入了醴陵大地。
西山还有座丁度墓,安葬着宋朝的枢密副使,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的丁度;西山还有“宋三公祠”——南宋三名臣:皮龙荣、杨大异和吴猎。他们既是理学名家,又是朝廷重臣,更有着不畏权贵,敢于直谏的声名。还有“西山四俊杰”——宁太一、文斐、傅熊湘、陈盛芳。宁太一,同盟会员、民主革命先驱;文斐,留学日本,尽心家乡,著有《醴陵瓷业考》;傅熊湘,湖湘学术巨子、胡适的恩师;陈盛芳,实业家,三次砸锅卖铁组织捐款修建渌江古桥,为此几近破产……
山以人名。醴陵西山不止为渌江书院提供了自然倚靠,更提供了文化倚靠——或许,正是博大厚重的中原文化与“化外之地”的天籁古风相契合,物华天宝与人杰地灵相互催化嬗变,始孕育出了新的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书院更承接造化,不负先驱,成为醴陵的文化支撑和精神脊梁:大师往来,英才时出,特别是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上半叶,醴陵的天空更是星光熠熠:李立三、左权、程潜、宋时轮等,都出自渌江书院,其弟子还有著名将领杨得志、外交家耿飚。据说那个年代,中国军界的醴陵籍将军有295位——小小一县出了近三百个将军,着实让人震惊!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醴陵籍最多,多到校方专门下令:凡醴陵人籍一律不招,致使一代名将陈明仁,不得不改籍为浏阳,才得以入学;二十一年后,其长子又毕业于黄埔十九期。父子黄埔,堪称佳话。
作为云南人,我还记住了陈明仁的两件事:1941年冬,蒋中正先生在昆明西山撞见了正在构筑工事的陈明仁所部,见军容不整,衣着破烂,怒责陈明仁为何将士兵带得像叫化子似的,让盟国人员看见有损军容国体。陈却对蒋校长说:这不能怪我,衣服是你发的,质量太差,只穿一星期就破了。蒋认为他侮辱领袖,要押解到重庆惩办,念及师生之情,让步说:下次再如此,我就要办你。陈明仁却不下台阶,说我犯了哪一条法令,应该办罪的,便请在这一次办,不要等下次了。说着还把领章撕下来往桌前一扔:“我这个中将师长算什么啊?你想怎样便怎样,我不要这个官了!”另一件事是1944年春,他率中国远征军第71军攻打龙陵,歼灭了大部分松山和龙陵的外围之敌,接着又奉命主攻回龙山要塞,歼灭日军18师团和50师团大部,在预定时间内把军旗插上主峰,被盟军誉为威震敌胆的抗日名将。
“中国近代半湖南,湖南近代半醴陵。”——有此一说。
六
徜徉于书院门前、渌江两岸,思绪也如流云一般卷舒:如今醴陵扬名天下的两大特产:烟花与瓷器,也无不浸润着古老文明的光泽。中国的花炮始祖李畋是醴陵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釉下五彩瓷也创自醴陵。如今占全世界十分之一的花炮和瓷器,撑起了醴陵“中国百强县”的地位。厚积薄发,古老的文化种子,就这样在现世结出了硕果。
岁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东西,有的已经老去,铭刻下历史;有的依然活着,昭示着未来。老樟树就活着,至今活着。看得见的树高近百尺,那看不见的树根该是扎了多深啊,它深到大地的心里,深到了岁月的深处,所以才逾千年而兀立;它见证了书院的历史、醴陵的岁月,还将见证文明的未来。那枝叶本已繁茂,却至今仍在生长,年年岁岁出新枝,发新芽,继续彰显生命的顽强,并泽被桑梓,荫及后世。
如今樟树是醴陵的市树,无论华丽的大道,还是古旧的老街,整片土地都蓬勃着老樟树的子子孙孙。典籍曰:香樟,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所产香味可净化空气,驱蚊杀虫;全树可提制樟脑用于强心、抗癌,可提樟油用于农药、香精等制造;樟树木质优异,耐腐抗虫,是制造艺术品和家具的上好材料。据说就因了树干上那些纵向龟裂纹路,像是大有文章,造字者就在“章”字旁加了一个木字做为树名。那么,书院这棵古樟树的年轮里刻下的传世文章,我们该如何去品读呢?
炎夏的浓荫里,我仰起头,见古樟树如巨型华盖,苍翠于天。
2018.7.9。改毕于忆春苑。
(原标题:苍翠于天——渌江书院行记)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平静西湖碧玉!,心智谋略才女端,
华贵丽质养龙颜。二ꪣ
谢谢,李白曾经写过一首《清平调》,如下: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与其他赞美女子之诗不同的是,这首作品用的是侧面描写,将杨贵妃比喻成带露含香的牡丹,通过对比楚王神女的传说(云雨巫山相会)和赵飞燕,反面刻画杨贵妃之姿。
至于正面赞美例子,那就数不胜数了。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不少的句子都广为流传,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再如宋代张先一首词《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至于在古文之中,最出名的当属曹植的《洛神赋》。其中有一段写的很精彩: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这段文章如今仍有不少引用,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人的妙笔生花。还有不少的佳词妙句,就留待各位补充吧。
所谓千古首先时间要够长,古诗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古代文人都喜欢吟诗作赋,留下的作品有数十万首,文化已过积累和沉淀,自然就会有很多优秀的名句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千古名句。
古代可以说是个战争年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以及世界各个角落都无时无刻不处在战争当中。但是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战争都是动辄几十万人马,可是西方的战争格局貌似都比较小,其中有哪些原因?
首先,中华文明有着很长的文字记载史,所以数据比较详尽,给人的感觉就是参战人数非常之多,而事实上人数几十万的都是一些大型的国战。但是西方国家的文字记载都没有像中国古代这么详细,现代人没有办法按着事实说话。再就是古人的计数方法和现代略有不同,所以记载的几十万并非正就是那个数字。而中国地缘广阔,自古以来就人口基数大于欧洲人口,所以参战人数自然就多一些。
其次,征兵制度和兵种的不同是导致战争格局悬殊的重要原因。先说中国,中国古代很长时间没有多少脱离农业生产的职业士兵,大多数时候面临打仗时政府才号召百姓每户里出一人,自备干粮武器去参军。这就造成了农业兵临时上战场,装备不统一,作战能力差的后果。就像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替父参军描述的就是这个临时招兵的情形。当然在战争扩大以后政府还会召集更多的民夫支援战争。战国时期秦灭楚王翦时要求士兵“非六十万不可”,其实就是一种全国总动员式的招兵,六十万人中不可能全部都是一线作战部队,有需要管后勤的、负责土木工事的等等。
第三,再说欧洲战场。因为欧洲的阶级和中国不同,中世纪时期欧洲人认为农民没有参战的资格,让下层的农民杀死高级的骑士更是不能忍受的。所以欧洲没有像中国一样一打仗就动员大量民夫参战,而是走上了职业士兵的路子。所以说中国古代参战人数多也是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家“团结一致”的结果。(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老街介绍两首与剑相关的唐诗,下面有老街用原韵的和诗,欢迎朋友们指正。
注:这是一首古体绝句,押仄声韵。
这首诗的“剑客”是诗人自喻,用“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把自己多年的努力培养的能力,比喻为磨砺了十年的一把剑,而自己就是掌握这把剑的“剑客”。通过剑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抱负,“诗言志”,这就是诗人的高明手法。
这首诗不亚于贾岛的诗,老街也用原韵和了一首。这个诗人的名字很奇怪:刘叉。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唐·刘叉)
注:这也是一首古体绝句,虽然押平声韵,但是只有二三句是律句,而且第三句是平声收尾,都不是律诗的标准。
老街去年写观唐绝句时,读到这两首诗用原韵和了两首,请朋友们指正:
1.答剑客 (用贾岛剑客韵)
君藏三尺水,欲把霜刃试,
奈何天地间,多少不平事。
2.咏剑(用刘叉韵)@老街味道
青霜三尺水,曾解古今雠。
不语匣中卧,无风寒自流。
……
@老街味道
2018-3-25
我不知道是哪的电视剧看出来的西方古代战争格局小。咱来讲道理,就单国与国之间的局部战争来说,或许比起来你会觉得没有中国古代战争的场面大很多,这是由于国家人数基数所造成的;但真的如果来比格局和对世界历史文明进程的推进来说,中国古代战争在西方战争面前基本就是帮派斗殴了,充其量就是每天抢老大位置,或者更直白的来说,除了“抢位子”以外,再没啥其他因素的战争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西方的战争持续时间长,地域跨度大,战因复杂,而中国的战争除了人口多以外,总的来讲就是在那块地上打来打去,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小。
比如说我们比较熟悉讲述西方战争故事的《斯巴达300勇士》,当时那场战争其实叫做温泉关之战,被誉为世界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300希腊斯巴达皇家卫队战士全灭。具体上来说是20-50万波斯第一王朝对阵古希腊约7000人。虽然这个数字很不准确,但是如果拿到中国战场上来比,许多人估计就会呵呵呵哒,特么才死300人就可以号称残酷,就算7000全灭在中国战场上也不过就是一场无关痛痒的农民起义。
但事实是,基于这场战争背后的是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波希战争(温泉关之战属于第二次波希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波斯的部队来自于臣服其的46个国家和上百个民族所组成。试想一下,即使被我们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时代的“五胡乱华”,在这波希战争面前也就跟村长打架差不多,虽然他们的参战人数还没我们多呢。
而西方的古代战争也多数类似于此的战役,往往就是两个村长开始打架就整个县城,整个城市都开始打,比如说十字军东征、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拿破仑战争、英法百年战争,虽说好几个国家加起来的士兵可能还不及中国的某些农民起义军领袖,但无论是持续时间、规模、还是世界历史的影响,科技文明的推进,都是一百个中国农民起义军领袖都比不上的。
我们常说跟中国的战争比,日本战国就像村长斗殴,其实跟西方的战争相比,中国的战争像武林盟主吵架,再怎么折腾,都在这个武林之内。
鼓舞而去,凱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