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连词的高一古文句子

时间:2022-12-11 09:12:26来源:<未知推荐访问:好词好句

2018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公告尚未发布,根据往年考试时间来看,公告预计在4月中下旬发布,报名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5月中下旬进行笔试,现整理2017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大纲供广大考生参考:

于 连词的高一古文句子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考查中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2.考查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专业知识。

(二)考试要求

中学语文学科考试要求分为六种能力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创新。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2.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4.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5.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语言表达和教学应用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6.探究创新:指对某些理论和教学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发现、有见解、有发展,将知识、技能融为一体并能灵活驾驭的能力层级。

对以上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中学语文教学内容

(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字形

(2)正确使用词语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5)辨析并修改病句

(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7)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意

(8)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9)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0)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1)赏析作品内涵,品味语言艺术

(12)评价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1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4)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名句名篇

(15)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16)评价古代诗文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17)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2.高等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对应的内容

(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3)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

(4)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

(5)了解外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性质和理念

2.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目标

3.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

4.掌握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种类、特点与功能

5.合理确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6.合理设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7.科学设计中学语文测试内容与形式

8.科学评析中学语文教学案例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分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历史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查考生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

(二)考查考生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比较、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考查考生了解历史研究动态和中学历史教学状况,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和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四)考查考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的能力。

(五)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中国历史的开端

(1)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

(2)中国新石器文化

2.夏商周时期

(1)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3)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3.秦汉时期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3)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4.魏晋南北朝时期

(1)魏蜀吴的政治与经济

(2)东晋南朝的门阀政治

(3)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4)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

(5)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5.隋唐五代

(1)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制度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隋唐的民族关系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4)隋唐的文化和科技

6.宋、辽、西夏、金、元

(1)宋、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

(2)宋代经济的繁荣

(3)元代的统一及其影响

(4)元代行省制度

(5)宋元的科技与思想文化

(6)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7.明清(前期)

(1)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

(3)清代的疆域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清代的政治军事制度

(5)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6)明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8.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9.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1.列强对华侵略及不平等条约

(1)两次鸦片战争

(2)中法战争

(3)中日甲午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

3.洋务运动

4.维新运动

5.义和团运动

6.辛亥革命

7.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冲突

(3)清末新政和晚清教育改革

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新文化运动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9.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中共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红色根据地的建立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抗战前十年的中国社会经济

10.抗日战争

(1)抗日救亡运动

(2)西安事变

(3)侵华日军的罪行

(4)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5)延安整风与中共“七大”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1.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1)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全面内战的爆发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2.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风俗的变迁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内外政策

(2)新中国政权的巩固与经济建设

(3)社会主义改造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2)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曲折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4.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5.新中国的外交及其成就

6.新中国教育与科技文化

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

1.古代埃及、印度文明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象形文字

(2)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雅典民主政治

(3) 罗马法

3.古代宗教

(1)佛教

(2)基督教

(3)伊斯兰教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部分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开辟

(2)殖民扩张

(3)两次工业革命

2.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

(3)法国大革命

(4)俄国农奴制改革

(5)日本明治维新

(6)德意志与意大利的统一

4.近代科技与文化

(1)近代自然科学

(2)近代思想文化

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

(2)印度甘地主义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4)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5.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6.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2)赫鲁晓夫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改革

(3)苏联解体

(4)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7.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4)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8.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现代信息技术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与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4)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中学历史课程性质与目标

2.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3.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4.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与组织形式

5.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7.中学历史教与学的评价

8.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教学案例及分析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约占30﹪。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综合实践活动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以教育部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和国家课程设置方案等文件精神为依据,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研究性等新课程特征,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实现。

考查考生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一般程序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规划、组织、实施、协调与管理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从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部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能力。

(一)综合实践活动基础知识

1.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性质与功能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背景

(2)基本理念、性质与功能

2.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与学段目标

(1)总目标

(2)学段目标

(3)各学习领域目标

3.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及其主要内容

(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点,不同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及实施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含义、特点,不同阶段活动的内容及实施

(3)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含义、特点,不同阶段活动的内容及实施

(4)信息技术教育(高中阶段并入通用技术),作为专门的一个领域开设的含义、特点,不同阶段学习的内容及实施

4.综合实践活动组织与实施

(1)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学生与自我

(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

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与交流等阶段

(3)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团队活动等形式

5.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或指导常规

(1)活动准备阶段的教师指导应包括:提出问题、形成活动主题的指导;制定活动方案的指导;活动资料与活动工具准备的指导等

(2)活动实施阶段的教师指导主要包括:进入活动情境的指导、方法论的指导、搜集与处理资料的指导等

(3)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的教师指导主要包括活动结果总结的指导、活动过程总结的指导、活动体验总结的指导、表达与交流的指导等

6.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与管理

(1)评价基本原则

注重整体评价、突出多元评价、关注过程、兼顾结果等。

(2)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3)管理

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必须从师资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基本技能与应用能力

1.指导学生在不同领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1)具备指导学生选择学习活动内容、明确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和开展活动的能力;

(2)具备指导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与交流等能力;

(3)掌握选题指导型、主题分解型、活动策划型、方法指导型、阶段交流型、成果交流型等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设计的整体思路和方法;

(4)掌握适当的评价标准,能依据不同的反馈形式,对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5)掌握一般科研方法;

(6)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基本手段和工具。

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1)理解课程资源的多样性;

(2)了解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和原则;

(3)掌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与案例编写;

(4)掌握多种课程资源整合利用。

3.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的方法指导能力

(1)掌握活动准备、实施、总结交流阶段等课程实施的过程性方法指导;

(2)掌握文献查找、实验、调查、设计与制作等学生学习方式及指导策略;

(3)掌握观察、调查研究、进行实验、社会考察等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指导。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能力和实施过程的管理能力

(1)能准确把握活动主题的可行性、适宜性和科学性要求,合理规划课程方案;

(2)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学校和学生实际,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与指导;

(3)能统筹各种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保障。

5.《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实施能力

(1)研究性学习选题与过程设计能力;

(2)文献检索与利用能力;

(3)掌握调查、访谈、实验、手工设计与制作、利用网络开展活动等基本科研方法,以及有关的各种文体材料的撰写、过程性记录、结果的整理等能力。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活动方案设计、案例分析题等。

4.内容比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基本技能与应用能力70%,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约占30%。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政治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观点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及时事热点进行分析、评价,依据试题提供的信息对问题进行论证和探究,得出合理结论。

2.考查考生充分理解与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的大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等基本理论,能运用规范的学科术语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3.考查考生熟练掌握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基本流程和基本要求,能运用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经济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职能与流通规律;价值规律;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运行;信用工具和外汇;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及其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储蓄存款、股票、债券与商业保险;个人收入的分配;效率与公平;国家收入的分配;征税与纳税;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2.政治

国家本质和职能;国家类型;国家形式;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政治管理与政治参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政府组织与政府职能;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现代政党和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与行为准则;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文化

文化及其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4.哲学

哲学及其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实践及其特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和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5.思想品德

调控情绪;积极应对挫折;磨砺坚强的意志;认识自我;珍爱生命;体会生命价值;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拒绝不良诱惑;法律及其显著特征;违法与犯罪;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内容;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交往礼仪与技能;与他人交往、沟通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诚实守信;竞争与合作;社会公平与正义;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承担社会责任;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6.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渗透于以上学科专业知识的相关考试内容之中。

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 学科课程与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性质与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评价、学习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析。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案例评析题、教学设计题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部分约占30﹪。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英语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旨在选拔具有优秀英语教师潜质的考生入职中学英语教学。其具体目标与要求如下:

1.考查考生对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了解、掌握和运用。

2.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的掌握。

3.考查考生对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以及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中学英语教学内容

了解、掌握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的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1)英语语言知识

语音:了解和掌握基本读音、重音、读音的变化、语调与节奏及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词汇:理解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所列的3500个左右的单词,包括词性、词缀、词根和不同条件下词形的变化,以及词义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语法:理解和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包括:

l 构词法(包括合成法、派生法、转化法以及缩写和简写);

l 词类(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和动词);

l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表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l 句子种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l 句子类型(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主从复合句,其中主从复合句包括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和表语从句);

l 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被动语态;

l 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动词的-ing形式和动词的-ed形式);

l 间接引语、主谓一致、省略、倒装、强调和虚拟语气。

功能意念:掌握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空间、存在、特征、计量、比较、逻辑关系和职业等功能项目。

话题:了解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个人感情、人际关系、计划与愿望、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和交通、语言学习、自然、世界与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热点话题、历史与地理、社会及文学与艺术等话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英语语言技能

阅读理解能力:能理解文章主旨和要义;能理解文章中具体信息;能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或词组词义;能作出简单判断和推测;能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写作能力:了解英语写作基础知识,具有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的写作能力。能用英语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函等;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

2. 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内容

(1)基础英语

熟悉和掌握相当于英语专业高年级水平的基础词汇、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语篇知识;具备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的翻译能力,能根据特定语境理解和使用英语。

(2)英语语法

掌握构词法知识(包括基本构词法和各种词类的形式及其功能)、句法知识(包括各种句式的构成及功能;掌握联句成篇的衔接手段等;能注意形式与功能的联系;能根据特定的语境理解语篇意义,使用恰当的语句形成连贯的语篇)。

(3)英语写作基础

掌握英语写作基础理论、具备写作构思的能力、文字组织的能力和修改能力。能准确审题,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恰当地使用符合写作主题的词汇与句子;能根据文体特点,构思篇章结构;能根据主题和文体的要求使用恰当的词汇,词汇之间语法关系正确。

(4)跨文化交际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及其主要文化特点;了解文化的概念,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了解和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文化教学的意义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能根据不同情景和对象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5)高级英语

能够阅读、理解和分析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一般性题材及优秀人文作品的英语篇章,具备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掌握主要的英语修辞手段。

(6)翻译技巧

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在英汉翻译时,能在准确理解英语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词性转换和句式转换等手段,产生达意通顺的汉语译文。在汉英翻译时,能准确判断汉语原文的内在含义和使用功能,恰当选择词汇和组织句子,产生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译文。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内容

理解中学英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等相关内容(报考初中英语教师的考生主要参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报考高中英语教师的考生主要参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1)理解听说法、交际法、多元智能、任务型教学等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功能,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并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熟悉中学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的教学原则,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

(3)能合理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4)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不同类型评价的特点与功能。

(5)具备基本的中学英语测试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一般包括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非选择题一般包括翻译、写作、教学设计和分析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音乐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中学音乐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考查考生对与中学音乐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3.考查考生对中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乐理

(1)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知识及简、线互译。

(2)常用节拍(2/4、3/4、4/4、5/4、3/8、6/8、9/8、5/8,等)记写、各种节奏记写;速度、力度等基本要素及音乐常用记号。

(3)音程、和弦的概念、三和弦、七和弦及其转位的概念、构成、识别与记写。

(4)大、小调式体系和中国五声调式体系理论与实践。

(5)转调、移调概念。

2.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

(1)正三和弦键盘和声连接写作。

(2)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在伴奏中的应用。

(3)自然音体系和声的拓展运用知识与实践。

(4)副属和弦的使用。

(5)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体裁。

(6)歌曲旋律与歌词关系,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表现特点和基本调式规律。

(7)歌曲主题写作、发展手法以及基本创作规律。

(8)一部式结构分析与写作、二部式结构分析与写作、三部式结构分析与写作、变奏曲式与变奏曲分析与写作、回旋曲式分析与写作、奏鸣曲式分析(高中)。

(9)钢琴伴奏编配与乐队编配常识。

(10)能运用适当的和弦为音乐教材的歌曲编配钢琴伴奏。

3.中国音乐史与民族民间音乐

(1)了解夏、商、西周、汉、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等各时期的主要乐种形态及其特点、主要音乐家、主要音乐理论成就、具有时代特点的乐器、代表性音乐作品。

(2)近现代音乐史的主要作曲家、主要作品、主要音乐史大事。

(3)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音乐的特点。

(4)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唱腔的主要特征,南、北方主要曲种的概况。

(5)戏曲音乐的种类。

(6)京剧的主要声腔及代表性剧目。

(7)安徽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代表性民歌、戏曲、说唱等)相关知识。

(8)四大类民族乐器,包括弓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的主要乐器及其代表曲目。

4.外国音乐史与外国民族音乐

(1)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乐派等各时期的时代风格、代表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2)二十世纪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先锋派、后浪漫风格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3)非洲、中亚、西亚、美洲等非西方音乐的一般特征及代表作品。

(4)管弦乐队主要组成形式,木管、铜管、弦乐、打击乐等乐器组常用乐器音色特点及表现手段等。

5.音乐美学与艺术理论

(1)音乐的学科特性。

(2)音乐家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3)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

(4)音乐与艺术的本质特征(高中阶段)

(5)音乐与艺术的社会功能(高中阶段)。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掌握中学音乐教学原则:情感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形象性原则、愉悦性原则、审美性原则。

2.掌握中学音乐教学主要方法:体验性音乐教学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法、探究性音乐教学法。

3.熟悉音乐教材、采用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4.掌握音乐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

5.掌握常规音乐教学的实施方法:歌唱教学法(变声期嗓音保护、合唱指挥相关知识等)、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器乐教学法、音乐欣赏教学法等。

6.了解当代著名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斯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铃木音乐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

7.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2)课程总目标、7至9年级及高中学段目标。

(3)初、高中课程内容标准。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初中内容;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高中内容。

(4)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试卷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客观试题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译谱题等题型,主观试题有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写作或设计题(钢琴伴奏编配、儿童打击乐器编配、教学设计)等题型。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考查考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有关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

(二)考试要求

1. 考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信息技术部分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

2.考查高等教育中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专业知识。

3. 考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具备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学科专业知识

1.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获取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信息的获取过程,信息获取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网络信息检索策略与技巧。

(2)信息加工与表达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根据任务需求,通过加工文本信息、处理表格数据、加工图形图像信息、处理音频与视频信息、制作多媒体作品等方式来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基本工作过程及其实际应用价值,列举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现状。

(3)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

科学、规范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

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数据的优势。

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概念。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基本概念,基本数据操作与数据查询语句。

使用Access进行数据管理。

(4)信息交流与发布

利用网络交流与发布信息,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博客、微博、微信等。

网络信息发布的基本流程,制作、调试、发布网站,网站后台管理。

(5)信息技术与社会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网络安全防范方法。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分类,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方法。

与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遵照法律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新动态与网络发展趋势,如移动终端设备、云技术、物联网、智能穿戴、3D打印等。

2.算法与程序设计

(1)算法

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描述方法。

程序设计中的常用算法,如解析法、穷举法、递归法等,编写程序实现算法。

(2)程序设计

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程序三种基本结构。

使用VB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3)数据结构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数据结构的基本思想方法。

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图的基本概念,树、图的遍历。

3.多媒体技术应用

(1)多媒体技术与社会生活

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常见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

图像、声音和视频的压缩原理与技术。

(2)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

选择适当的工具,采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

常用声音、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使用Photoshop、Flash软件加工图像、动画信息。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制作方法。

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评价。

4.硬件维护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软硬件知识。

(2)熟悉各种常用的操作系统;安装、使用、备份与还原操作系统。

(3)磁盘分区,修改注册表,设置CMOS等操作。

(4)病毒、恶意插件的防范与处理的基本方法。

(5)常用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音响、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的性能,安装、调试设备。

(6)电教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实物展示台)的使用。

(7)多媒体机房、电子备课室及电教设备维护。

5.网络管理

(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

(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应用。

(4)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配置IP地址。

(5)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资源共享的相关设置。

(6)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功能,会构建小型局域网。

(7)校园网络的构架,通过配置路由设备管理终端机器,合理分配网络带宽;使用和维护网络设备。

(8)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查。

(9)网站规划与建设的流程与方法。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

(1)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原则。

(2)课程结构、内容标准和要求。

(3)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4)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5)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6)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方式与功能,评价策略。

2.课堂教学能力

(1)根据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合理的三维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策略。

(3)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开展相应教学活动(如导入、提问、活动、评价等)。

(4)撰写规范、合理,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设计。

(5)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知识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有效评价。

(6)整合、制作、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学习环境,如使用与制作交互式课件、微课等。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约占30%。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物理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统一、公开的选拔性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本考试首先关注考生对中学物理课程的学科理论知识、实验等的理解和掌握状况,以及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等的认识水平。要求考生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验水平,对思想、方法层面的问题有基本正确、合理的认识。

其次,关注考生对大学普通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状况,以及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等的认识水平。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这些知识内容,并能与中学阶段的问题合理地结合;关于其中思想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要求能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恰当地表达、说明(比如:微积分在具体问题中的运用)。

第三,关注考生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要求考生能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状况,把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呈现与表达,包括能提出恰当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过程等。

三、考试内容范围

1.学科专业知识

(1)中学物理课程知识内容的考查,以我省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为基本依据,考查内容为高中物理1、物理2、物理3—1、3—2、3—3、3—4和3—5等七个模块的内容,具体内容见附件:表1。

(2)大学普通物理学内容的考查,以力学、电磁学、热学和光学中的基本部分为主,具体内容见附件:表2。

2.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原则上从两方面进行。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报考高中物理教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报考初中物理教师)中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2)中学物理课程实施。包括实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各种课型(理论课、实验课等)组织,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评价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2.主要题型: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

3.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课程与教学论约占30﹪。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体育与健康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统一、公开的选拔性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综合素质,突出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着重考查考生对体育与健康专业相关文件与课程标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的掌握程度;考查运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问题的能力;考查是否具备从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专业素养的能力。考查目标具体如下:

1.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的了解程度。

2.考查考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体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以及安徽省目前使用的中学教科书、教师用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与测试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考查考生对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4.考查考生对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运动等专项技能知识、竞赛的组织、裁判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5.考查考生对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范围

(一)相关文件与课程标准

1.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2.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3.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与目标。

4.掌握中学相应水平阶段的课程内容及要求。

5.掌握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建议”的内容。

6.了解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模块教学、选项学习和学分制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1.学校体育学

(1)了解学校体育的产生、发展和学校体育目标。

(2)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操作的方法与内容要求。

(3)掌握体育与健康课、早锻炼、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4)掌握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体育心理学

(1)掌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2)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阶段特征。

(3)掌握体育道德的内涵,知晓怎样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4)掌握体育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基本理论。

3.运动解剖学

(1)了解解剖学姿势、基本切面与基本轴、解剖学方位术语。

(2)掌握运动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运动系统各器官的名称、运动特点以及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3)了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

(4)掌握心血管系统的构成、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

(5)掌握青少年、女生的解剖生理特点。

4.运动生理学

(1)掌握肌肉活动时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2)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

(3)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规律。

(4)了解青少年、女生的生理特点以及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5)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

(6)掌握肥胖的判定指标与方法

5.体育保健学

(1)了解简单判断疲劳的方法,掌握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2)掌握营养素的概念和三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懂得合理膳食。

(3)掌握体育与健康课、早锻炼、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医务监督与要求。

(4)掌握运动损伤、重力休克、溺水的原因、症状、预防与处理方法。

(5)理解健康的概念及影响的主要因素。

(6)了解我国传统养生思想和方法。

6.运动训练学

(1)了解竞技体育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掌握常用训练法的特点及运用方法。

(3)掌握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手段及基本要求。

7.其他

(1)了解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和方法。

(2)掌握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知识。

(三) 专业技能知识

1.田径(短距离跑 中长跑 跨栏跑 接力跑 蹲踞及挺身式跳远 跨越及背越式跳高 掷实心球 侧向滑步推铅球)

(1)了解田径运动的定义、内容和功能。

(2)掌握田径场地器材的基本知识。

(3)掌握跑、跳、投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及教与学策略。

(4)掌握田径运动常用训练方法及课余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

(5)掌握田径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并能结合实际组织、编排校田径运动会。

2.球类(篮球 排球 足球 乒乓球 羽毛球 )

(1)了解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健身价值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3)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和训练方法及课余运动队训练的要求。

(4)掌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能合理的组织、编排学校球类竞赛活动。

(5)能利用各种球类创编球操与游戏。

3.体操(徒手体操 健美操 技巧 单杠 双杠 支撑跳跃)

(1)了解体操运动的分类及体操类运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掌握各项体操运动的技术原理、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3)理解体操运动中保护与帮助的意义,掌握常用方法。

(4)了解体操组织竞赛与编排、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5)了解体操运动项目的场地要求,掌握安全防范措施。

(6)掌握体操基本动作的组合与编排。

(7)了解团体操的创编原则与方法。

4.武术(健身拳 形神拳 太极拳 防身术 刀术或剑术)

(1)了解武术的分类及基本知识,理解技术动作的攻防意义及武术运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掌握武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3)掌握武术的图解知识及识图方法。

(4)了解武术组合动作创编的原则与方法。

(5)了解武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5.游泳(蛙泳 爬泳)

(1)了解游泳的健康与卫生常识,以及游泳运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掌握游泳运动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及自救的方法与常识。

(3)掌握游泳技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4)掌握游泳各种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及课余运动队训练的要求。

(四)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

1.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特点、规律和原则。

2.掌握中学制订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具体要求。

3.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与结构。

4.掌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5.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6.能运用相关知识对所提供的教材,结合实际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7.能综合运用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对教案例和相关材料等进行评析。

8.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匹配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课程与教学论约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