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ikea在一个袋子看图猜成语——锦囊佳句。
锦囊佳句
jǐn náng jiā jù
【解释】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优美的文句
【近义词】妙语连珠、锦囊佳制
【例句】余戏题其签曰:“~。”不知夭寿这机此已伏矣。(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英译】beautiful verses in an embroidered purse
锦囊佳句
成语解释
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例句余戏题其签曰:“~。”不知夭寿这机此已伏矣。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优美的文句
引证解释
指优美的文句。
语本 唐 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 长吉 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宋 陈瓘 《蓦山溪》词:“锦囊佳句,韵压池塘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矣。”
亦省作“ 锦囊句 ”。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九字梅花诗》:“近观 卢赞元 《酴醿花》诗云:‘……风流何事不入锦囊句,清和天气直挽青阳回。’”
我小时候聘(订婚)了金沙的姓于的(女孩子)。八岁就死了(夭)。娶了陈姓女。她名叫芸,字淑珍。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孩。生来就聪颖智慧。学话时,口教给她琵琶行。很快就能背诵。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金氏,弟弟克昌。家里穷的只剩四壁。芸长大了,熟于女工(刺绣,缝纫)三口人都仰仗她的十个指头来供给。克昌跟随老师,给老师的修脯(给老师的费用)都没有缺少的。一天。在书箱中得到琵琶行,挨着字来认,才开始认字。刺绣的空暇,慢慢的开始知道吟咏作诗。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我13岁,跟随妈妈探亲,两个小孩没有顾忌。就见到了她的作品。虽然感叹她的才思隽秀。暗自恐怕她的福分不够深厚。可是心里注意不能释怀放下。告诉母亲说。如给我选择妻子,不是淑姐不娶。母亲也爱她柔顺温和。当下取下金戒指以此订婚。这是乾隆乙末七月十六日。
当年冬天中间。赶上她的堂姐出嫁。我又跟随妈妈同去。芸和我同年生但大我十个月。从小就姐弟互相称呼。所以仍然叫她淑姐。当时之见满屋都是鲜亮的衣服,萎?独独的满身素衣淡色。仅仅穿新鞋而已。看见鞋的刺绣很精巧,问了知道是她自己做的。才知道她的聪慧之心不只是在笔墨上。她体型窄肩长颈,瘦可不见骨,眉清目秀,回头看看让人神情荡漾。只是两个门齿微微的露出,像不是面相很好。一种缠绵的状态,让人念头都打消。要看她的诗稿,有的仅一句,或者三四句,大都没有成一完整篇。问她缘故,笑着回答说。都是没有老师的作品,希望等得到知己能做老师的人帮助推敲推敲才能成完篇吧。我笑着写在她的签上说。锦囊里的好句子。不知道短寿的机缘就已经潜伏了。那夜送亲戚到城外,回来已经三更了。肚子饿找吃的。仆人送了枣粥来,我嫌太甜了,芸暗暗的拉我的衣袖,跟随她到她房间,看见藏着热粥和小菜。我很高兴的拿起筷子。突然听见芸的堂兄玉衡叫到。淑妹快来,芸关上门说。我累了,要睡觉了。玉衡用身子挤进门来,看见我将要吃粥,就笑着看着芸说:刚刚我要粥,你说没了,原来是藏着粥专门款待你的女婿呀?芸很不好意思的逃去气。上下都大笑她。我也很生气,带走老仆人先走了。自从吃粥被嘲笑,再去,芸当下就回避了,我知道是她怕让人笑话了。
5、C
6、A
7、B
8、B
9、(1)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2)母亲也喜欢她的温柔平和,就脱下金戒指缔结了婚约。
(3)我见他的鞋绣得很精巧,一问,原来是她自己做的,才知道她的聪慧不仅仅在写字吟诗上呀。
5、C(“女红”应指妇女所做的刺绣、纺织活计)。
6、A(A、两个“之”均为助词“的”;B表修饰/连词,并且;C代词“她的”/代词“它”,代“枣脯”;D副词、就/副,竟然)。
7、B(B句与例句都为定语后置句;A为陈述句,C为判断句,D为省略句。
8、B(“因堂姐出嫁而随母归宁”不对,沈复此前曾随母归宁,第一次见到芸;此为第二次)。
9、(1)每处1分,扣完为止。
(2)关键词:爱
(3)关键词:慧
文言文翻译:我自幼与金沙的于氏订亲,她八岁就死了,我于是娶了陈氏。她叫陈芸,宇淑珍,是我舅舅陈心余先生的女儿。她天性聪慧,牙牙学语时,教她《琵琶行》,就能背诵。她四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姓金,弟弟叫克昌,家里一贫如洗。芸长大后,会做针线活,一家三口全靠她做针线的收入过日子。克昌上学,送给老师的礼物从未缺少过。有一天,芸从书箱里翻出长诗《琵琶行》,一个字一个字挨着认,就开始学会了认字。在刺绣的空暇中,又渐渐学会了作诗,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句子。
我十三岁那年,随着母亲回姥姥家去,看芸的诗作,虽然感叹她的才思隽秀,心中又暗自担心她的福分不深,但心中十分爱她不能自释。就对母亲说:“如果为我挑媳妇,非芸姐我不娶”。母亲也爱她的柔和温顺,就脱下金戒指为我们订了亲。这是乾隆乙未年(1775)七月十六日的事情。
这年冬天,适逢芸的堂姐出嫁,我又随着母亲到她家去。芸和我同年而比我大十个月,我俩从小就姐弟相称,所以这时仍然叫她芸姐。
去时看到满屋的人都穿得很鲜艳,唯独芸姐一个人衣衫素淡,只有一双鞋是新的。我见她的鞋绣得很精巧,一问,原来是她自己做的。这才知道她的慧心不仅在写字吟诗上。
芸姐生得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神采飞扬。只有两个门牙微微露出,似非佳相。她有一种温柔缠绵的神情,令人为之销魂荡魄。
我看她的诗稿,有的只有一联,有的只有三四句,大多数是没有写成的。问其原因,芸笑着说:“这都是无师之作,但愿能得到知已而又堪称为老师的人来最后敲定”。我开玩笑地在她的诗稿上题了“锦囊佳句”四个字,不知此时已隐藏着芸姐寿命不长的征兆。
这天夜里我送客到城外,回来已是三更时分,我肚中饥饿想找点吃的,女仆们送来了枣脯,我嫌它太甜。芸姐暗地里牵了我的衣袖,我就随着她到她屋里,看到藏的有热粥和小菜,我欣然举筷,忽然听到芸姐的堂兄玉衡喊道:“淑妹快来!”芸姐急忙关了门说:“我已经累了,正准备睡觉”。玉衡从门外挤了进来,看到我正准备吃粥,就笑着斜着眼对芸说:“刚才我要吃粥,你说没了,原来藏在这里专门留给你的女婿吃啊!”芸姐大为窘迫,躲到一边去了,上上下下的人都笑话她。我也赌气地带了一个老仆先回去了。
自打吃粥一事被人嘲笑后,我再到芸家去,芸就躲开,我知道她是恐怕再被人笑话。)